-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萧顺之政治身份与地位的历史书写
周一良的《魏晋南北朝史》和《王朝禅宗》讨论了王朝禅宗对南北朝历史的影响。文章指出,西晋统治者使用了两种方法。“一个是关于确定王朝历史的中断时间,另一个是在处理古代历史的终结和开始时隐藏王朝历史的遗迹,或者是详细而未知的,或者是公开的。”然而,在禅宗时代成为一个普通的问题之后,禅宗时代的政权并不矛盾。这种历史手段也不再使用。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仍然采用了类似于金朝的方法。萧奇不再扩大了他的王朝史料的限制。尤其是萧梁。
一、 基于萧顺之的官方话语
我们考察梁代历史书写时, 首先注意到太祖的追认。据《梁书》记载, 在萧衍即位之初, 就奉其父萧顺之为太祖文皇帝。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相关史书, 如《梁书》《南史》都是将萧衍本人即王朝的实际建立者作为梁代历史书写的起点, 但萧衍在位期间是否亦是如此呢?梁代国史原貌我们无由得见, 不过《南史》中有一条记述值得留意:
时议国史, 疑文帝纪传之名。捨以为:帝纪之笼百事, 如干象之包六爻。今若追而为纪, 则事无所包。若直书功德, 则传而非纪, 应于上纪之前略有仰述。从之。
周捨在梁武帝时期曾受命主持编修国史
太祖文皇帝含光大之量, 启西伯之基。 (萧纲《即位改元大赦诏》)
我大梁纂尧构绪, 基商启祚, 太祖文皇帝徇齐作圣, 肇有六州。 (大宝二年十月王僧辩《劝进表》)
朕皇祖太祖文皇帝积德岐、梁, 化行江汉, 道映在田, 具瞻司属。 (萧绎即位改元诏)
萧纲、萧绎二人的即位诏书及王僧辩《劝进表》都以萧顺之作为王朝的历史起点, 说明这已经是一种政治共识, 而萧绎《金楼子·兴王》中还记述了一个颇为神异的故事:
始齐高在府, 梦著屐上太极殿, 三人从, 一人齐武, 一人齐明, 一人张天地图而不识, 意言是太祖子弟。及践阼, 尝与太祖密谋, 谓太祖曰:“我辛苦得天下, 而祚不传孙。我死龙子当得, 龙子死, 当属阿度, 此后当还卿, 子孙遂至大霸。”
这个故事同样赋予萧顺之特殊的政治地位。齐高祖萧道成告知萧顺之的预言同样指出萧顺之乃是取代萧齐政权的新王朝始祖, 这与前三则材料具有相同的认识, 我们从中可以推断:这四则文献中的共识应该是基于萧衍时期已经形成并确立的官方话语, 国史及“太祖”这一庙号正是这一套官方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对于萧顺之的定位是一致的:萧顺之才是梁王朝的始祖, 梁代历史书写的开端必须从萧顺之开始, 虽然真正完成禅代称帝的是他的第三子萧衍。
萧梁官方给予萧顺之的政治身份与地位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魏武帝曹操, 但萧顺之显然生前并未有过曹操那样的显赫, 梁代之后的史家也并不认为萧顺之对于梁代的建立有许多贡献, 从《梁书》开始, 梁代历史书写起点便由高祖萧衍开始, 太祖萧顺之仅仅作为背景人物被提及, 而不是像《周捨传》中梁代官方编修的国史那样为之单独立传。梁朝国史与《梁书》《南史》等史书对萧顺之的态度迥异, 恰好反映了所谓的“当代史”与后世所修史书编写立场的不同:《梁书》《南史》是以总结回顾的视角, 给梁朝一个符合史家传统的定位, 而梁之国史则是一种展望的面向未来的视角, 决议编撰国史的开国君主面临诸多现实问题, 其中之一, 便是新王朝的合法性问题, 禅代这一方式和一系列的仪式、公文保证了建立程序的合法, 而进一步证明新王朝的合法性还有许多其他可行的手段, 历史书写便是其中之一, 西晋及刘宋所采用的方法在萧梁同样适用, 也有相似的作用:将萧顺之作为王朝始祖, 直接后果便是整个王朝起点前移了数十年, 这样给人的印象是王朝的根基更加深厚
皇考讳顺之, 字文纬, 于齐高帝为始族弟。皇考外甚淸和, 而内怀英气, 与齐高少而款狎。尝共登金牛山, 路侧有枯骨纵横, 齐高谓皇考曰:“周文王以来几年, 当复有掩此枯骨者乎?”言之懔然动色。皇考由此知齐高有大志, 常相随逐。齐高每外讨, 皇考常为军副。及北讨, 薛索儿夜遣人入营, 提刀径至齐高眠床, 皇考手刃之。频为齐高镇军司马、长史。时宋帝昏虐, 齐高谋出外, 皇考以为一旦奔亡, 则危几不测, 不如因人之欲, 行伊霍之事, 齐高深然之。历黄门郎、安西长史、吴郡内史, 所经皆著名。吴郡张绪常称:“文武兼资, 有德有行, 吾敬萧顺之。”袁粲之据石头, 黄回与之通谋, 皇考闻难作, 率家兵据朱雀桥, 回觇人还告曰:“朱雀桥南一长者, 英威毅然, 坐胡床南向。”回曰:“萧顺之也。”遂不敢出。时微皇考, 石头几不据矣。及齐高创造皇业, 推锋决胜, 莫不垂拱仰成焉。齐建元末, 齐高从容谓皇考曰:“当令阿玉解扬州相授。”玉, 豫章王嶷小名也。齐武帝在东宫, 皇考尝问讯, 及退, 齐武指皇考谓嶷曰:“非此翁吾徒无以致今日。”及即位, 深相忌惮, 故不居台辅。以参豫佐命封临湘县侯, 历位侍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 赠镇北将军, 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