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文教授治疗内科难治病验案3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舒文教授治疗内科难治病验案3则 沈舒文教授是一名在临床和教育方面做出了近30年的教师。他在中医慢性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用昆虫药治疗。笔者有幸侍医其旁, 受益匪浅, 现举病案数例, 试作浅析。 1 胃加守宫—扶正健脾攻毒案 杨某某, 男, 64岁, 陕西乾县人, 2003年5月8日初诊, 胃癌术后1月, 化疗1疗程, 其子要求中药治疗, 停止化疗, 现形体消瘦, 气短, 乏力, 胃脘稍感胀满, 纳少, 舌淡苔白滑, 脉沉弱, 证属气血两虚, 余毒未尽。治以益气养阴, 健脾攻毒。方药:黄芪15g, 西洋参8g, 黄精10g, 枸橘10g, 白术10g, 半夏10g, 陈皮6g, 薏苡仁30g, 守宫5g (焙研冲服) , 白蔻仁5g (后下) , 14剂, 水煎早晚用。5月22日复诊, 其子代述胃脘部不适消失, 纳食增加, 仍感气短乏力。令其汤药去守宫, 隔日1剂继服, 并加用丸药枸橘200g, 半枝莲200g, 守宫50g, 黄药子150g, 白药子150g, 急性子150g等, 细末为丸, 每丸10g, 1日两次, 以散结解毒。10月22日复诊询问病情稳定, 体重增加, 纳食可。2005年5月10日复诊, 上丸药间断服用, 病情稳定。 按:胃癌属中医“噎膈”“积聚”等病症范畴, 手术治疗仍是目前首选方案, 术后患者气阴亏虚, 余毒未尽, 采用固正培本, 健脾攻毒, 兼治其标的治疗原则, 方中守宫即“壁虎”, 别名“天龙”, 有小毒, 具有解毒散瘀, 祛风散结等功效。《本草纲目》称其“以食蝎蚊为主。因其性有似蜈蝎而化痰行血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守宫含有马蜂毒相似的有毒物质及组织胺类成份, 体外试验提示可抑制人体肿瘤细胞呼吸, 并且含脂肪、精蛋白、微量元素及17种氨基酸, 具有营养作用。故守宫在方中起主要作用。 2 u3000治疗慢性慢性主症时药物应注意使用的问题 杨某某, 男, 55岁, 工人, 于2003年4月7日初诊, 诉1990年查体时发现患有乙型肝炎, 未予重视, 间断服中西药治疗, 1月前出现胃胀, 右胁下疼痛, 纳差, 大便日3-4次, 质不稀, 苔薄白, 脉沉弦细, B超示:肝实质光点增粗, 增强;胆囊区B超提示胆囊炎改变。乙肝系列HBSAg (+) 、抗Hbe (+) 。证属气滞血瘀, 治以行气化瘀和胃。嘱服乙肝胶囊 (组成:地鳖虫120g, 蜈蚣30条, 露蜂房150g, 明矾50g, 灵芝150g, 旱莲草200g。制成胶囊) , 每次服5粒, 含生药10g, 每日早晚服, 用黄芪20g, 薏仁40g, 绿豆40g。煎汤送服, 连服3个月, 4月28日二诊诉右胁疼痛减轻, 纳食增加, 仍感胃胀, 大便日2-3次, 舌脉同前, 继用上去治疗, 方药调整。6月20日三诊诉无明显不适, 查乙肝系列HBsAg (+) , 抗Hbe (+) 。 按:沈师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乃因肝炎病毒久羁损正, 正气虚弱恋邪不解而发病, 余毒为发病的内动因素, 正虚为发病的关键因素, 若属顽毒羁留, 累用清利难收功者, 可调整思路, 采用中医, “以毒攻毒”之法解其毒, 以药物之毒攻击蓄于机体脏腑组织之顽毒, 促病康复。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认识, 毒性药物都含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故临床疗效较好, 在解毒同时不忘扶正, 正旺邪自去, 邪去正自安。方中所用地鳖虫, 又称地鳖、土鳖虫。性寒味咸, 有毒, 入心肝脾三经, 作用力强, 走窜穿透力甚, 是活血破瘀峻药。有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之功, 为伤科、内科常用之品, 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炎抑菌、提高免疫力作用。蜈蚣又名天龙, 性味辛温入肝经, 有毒, 具有祛风走窜活血之功, 为祛血止痉, 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之要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蜈蚣, 走窜之力最速, 内而脏腑, 外而经络, 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 性有微毒, 而专擅解毒, 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 现代有学者通过体外实验证明, 蜈蚣具有抗癌活性。并在方中使用黄芪等药, 以提高正气, 抗邢解毒。 3 药物治疗正常中药血等病 屈某某, 女, 31岁, 于2004年4月28日初诊, 诉月经前腹痛6年, 来潮后减轻, 月经量偏多, 色暗红, 曾孕两次, 均在40 d左右自然流产, 后6年未孕, 舌暗淡苔薄黄, 脉细弦。B超示:子宫腺肌病, 左卵巢囊肿, 子宫直肠陷窝积液, 辨证属气血凝结型, 方药:怀牛膝10g, 三棱10g, 莪术10g, 泽兰15g, 五灵脂12g, 水蛭4g, 小茴香6g, 乌药10g等, 5月9日复诊诉经前腹痛减轻, 继服上方, 6月8日三诊诉症状消失。 按: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在子宫肌层的良性侵入, 并伴有平滑肌增生。属中医“崩漏”等病范畴, 水蛭在《本经》中记载“主逐恶血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