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植物新记录
虽然海南岛植物已经收集并研究了近100名植物专家,但海南新系和新系的发现仍在继续。作者在海南植物调查期间发现了海南新系和新系的新记录,并在其他期刊上发表了海南植物补充丛书。这些植物的发现对研究海南热带植物区系与温带植物区系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作者发现了几种新记录植物。新记录包括五种植物,包括碎米亚属植物、长穗木兰属植物、前胡属植物、宽叶花科、宽叶刺科和细穗草科。新记录有15种,并在本文中重新排列。
1 海南中国
Stenoloma biflora(Kaulf. )Ching in Sinensia 3: 338.1933 et in Fl.Reip. Pop. Sin. 2: 277.1959. Davallia biflora Kaulf. Enum. Fil. 221.1824.
海南:文昌县,铜鼓岭,生于海边石缝中,1996-02-25,邢福武 6749.
分布:台湾、福建、广东.海南首次记录.
海南是本种在我国最南端的分布点,对于研究本种植物的地理分布及海南与邻近大陆植物区系之间的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海南同时发生过多种5种
Cardamine hirsutaLinn. Sp.Pl. 655.1753; T.Y. Cheo in Fl. Reip. Pop. Sin. 33:213.1987.
海南:万宁县,兴隆,田间荒地,1995-04-26,邢福武等 6683.
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全球温带地区.属和种在海南首次记录.
本种为田间杂草,它的种子容易混杂于农作物种子中传播.
3 海南5.5年
Drosera peltatavar.glabrataY. Z. Ruan in Acta Phytotax. Sin. 19:342.1981.
海南:琼中县,五指山,山顶疏林下,海拔1 780 m,1993-10-29,中日豆科调查队 1029130.
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海南首次记录.
海南为本种在我国最南端的地理分布新记录,在我国大陆通常分布在低海拔丘陵,低山潮湿草丛中.但在海南却分布在高海拔的山顶疏林中.
4 海南3.4、4.4和5.4
Sauropus boniiBeille in Lec. Fl. Gen. Indo-Chine 5: 651.1927; P. T. Li in Guihaia 3(3): 168. 1983, et in Fl. Reip. Pop. Sin. 44(1): 168. 1994.
海南:万宁县,兴隆,疏林中,海拔180 m,1995-04-26,邢福武等 6463.
分布:广西;越南、泰国.海南首次记录.本种承李秉滔教授鉴定.
本种在海南分布于热带雨林中,具有雨林特征的茎花现象,对于研究雨林群落外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5 年生中国3年4月之后
Sauropus quadrangularis(Willd.) Muell. Arg. in Linnaea 32: 73. 1863, et in DC. Prodr. 15(2):242.1866; P. T. Li in F1. Reip. Pop. Sin. 44(1):173.1994. 0Phyllanthus quadrangularisWilld. Sp. Pl. 4: 585.1805.
海南:昌江县,乌烈,石灰岩丘陵地,海拔200 m,1993-10-19,中日豆科调查队1019114.
分布:广西、云南;印度、泰国、越南、柬埔寨.海南首次记录.
本种在海南仅见于石灰岩地区,是石灰岩基质的适宜种,对于研究石灰岩植物区系具有重要意义.
6 海南、海南入侵种
Aeschynomene americanaLinn. Sp. Pl. 713. 1753.
海南:昌江县,乌烈,干旱落叶季雨林旁,1993-10-27,中日豆科调查队 1027002.
分布:原产美洲,台湾及海南均已归化.
为一外来入侵种,在个别地带已成为恶性杂草,应特别注意其对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 u3000univ.3.4thser.制度
Alysicarpus ovalifolius(Schum.) J. Leonard in Bull. Jard. Bot. Brux. 24:88. 1954; Ohashi et al. in Sci. Rep. Tohoku Univ. 4th ser. (Biol.) 39: 207. 1988; et in Fl. Taiwan ed. 2, 3:194. 1993.
海南:昌江县,乌烈,1993-10-20,中日豆科调查队 1020106.
分布:台湾;热带美洲,马达加斯加,亚洲.海南首次记录.
8 u3000海南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