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趣与历史题材机趣大于雄辩.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趣与历史题材机趣大于雄辩 机利性是艺术作品中流出的智慧,不仅是令人惊叹的果实,也是使人们兴奋的重要因素。京剧艺术中,机趣的光彩俯拾皆是,美不胜收。 在下就说说在年节中咱京剧必演的《龙凤呈祥》。它为什么就能那么顽强地焕发出不朽的魅力呢?其实很简单,就一条制胜的法宝:机趣大于雄辩! 哪位看官没准儿会说:这可是一出非常宏大的政治题材剧目啊,演绎的也是一群在中国历史上呼风唤雨的男人们理想与抱负的博弈,应该是血雨腥风的英雄史诗还差不多,轮得上以机趣取胜吗? 没错,这出戏从题材和人物上看,本应该是个血雨腥风的英雄史诗,但在咱京剧《龙凤呈祥》的表现中,愣没有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厮杀较量;虽讲述的是个很严峻的政治事件,但讲述效果和方式带给各位观众的,竟然不是沉重、肃杀和冷峻,相反却是那许许多多从中摇曳出的奇趣,是其中无比生动的喜剧效果。所以,许多善于琢磨的有心看官都不免对这一艺术特点发生巨大兴趣。在下就碰到过不少朋友,对此带着不解,但却又充满叹服。 在下归纳大家的不解,笼共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不解的是,孙、刘联姻本是一桩埋藏着重大政治阴谋的严肃事件啊,为什么要写成如此的轻歌曼舞?其次,甭管是刘备也好,吴国太、乔国老、孙仲谋也罢,那都是城府极深、手段高明的政治家啊,怎能写得这么不严肃,太过于搞笑了吧?第三,就说你格调不按历史剧写,但总得把双方的较量写得剑拔弩张、充满惊险吧,可戏里不仅让人紧张的场面难觅难见,相反,生死较量的甘露寺中,却变成了一个胡搅蛮缠的乔玄、老迈糊涂的国太与坚持原则的孙权的“开搅”,简直不是喜剧,都整成闹剧了。这也太不可理解了! 但却也怪了,尽管在下没少碰到不常看戏的朋友皱着眉头提出这类问题,当我透着狡赖习气、让他们把不解先放在一边儿,头一样得回答我“这样演好看不好看、精彩不精彩”时,没想到得到的答案竟都是一水儿面带笑容的肯定;并且,各位都发出对中国京剧表现历史题材创作方法的由衷叹服与惊奇。 奇怪吗?在下认为绝不!其实,这正是中国戏曲在处理题材时的高明而独特之处,也因此而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征服力与吸引力。很难说,这的确有些搞笑的创作手段,与话剧、电影等那种一本正经地处理历史题材的创作方法孰高孰低,其实也大可不必将两者非要比拼个高下来。因为,人类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环境,必然决定了面对文学题材时,不同民族和文化环境下的艺术家,表现在开掘角度和处理方式上的多样性、自觉性与习惯性带来的差异。从创作者的角度说,是“各庄有各庄的高招儿”;从欣赏者的角度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各自坚守自己审美原则和创作习惯的结果,却是世界艺坛呈现出的异彩缤纷。 听在下禀明了个人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后,各位看官您恐怕也会觉得我的结论有些道理吧。 其实,咱还可从相反的方向做个假定的推演。让我们把乔玄还原为历史上德高望重的一代贤臣,器宇轩昂,声如洪钟,就比如咱敬佩的老革命一样的气质;再将吴国太定位为明察秋毫、严肃威严的巾帼政治家,就像那佘太君;最后,将孙权塑造成城府在胸、正义在口,为国家利益鞠躬尽瘁的明主,就像陈宝国扮演的汉武帝。让这么三个政治家演绎一番严肃版的《甘露寺》,一人一个板凳,争论争论刘备来了怎么办、孙尚香可不可以作为政治的诱饵,一会儿坐下,一会儿激奋地拍案而起,一会儿激昂地不停走动,直吵得脸红脖子粗、口干舌燥、唾液横飞,雄辩得肯定激烈,但又有多少引人的魅力和特点呢?恐怕,绝对没有现在京剧《甘露寺》如此生动不说,连情节的进展也会令人如同嚼腊,索然无味。 所以,传统京剧中的许多看似“不严肃”的历史剧创作方法,其实倒是很严肃状态下的一种理性选择。不过,这种严肃是对观众的理解,对史实理解后的升华,是对戏剧规律的恪守,又化作一种神奇、轻松、变形、夸张,甚至搞笑的创作方法表现出来。从这点上看,古人的思维和创造力,一点儿也不比我们今人差啊!非但不差,甚至还高明着许多。古人不仅会严肃,还会在严肃基础上升华为“不严肃”,我们只会严肃,甚至严肃得有些笨拙和幼稚。 好在,对像京剧这样讲述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创作手法,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觉悟和欣赏,像张国立、王刚、张铁林一帮哥们儿,用这种创作方法拍摄的《康熙微服私访记》、《铁嘴钢牙纪晓岚》等,都使他们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一族。在人家将我们的优长奉为至宝的情况下,我们反而要自惭形秽地洗心革面,发誓与传统划清界限,不免有些糊涂和荒唐吧,您说呢? 最后要说明的是,在下呼唤对传统京剧中机趣的珍惜与发扬,并非是倡导一切历史题材的创作都要走这条路;我们需要机趣大于雄辩的《龙凤呈祥》,也需要以雄辩取胜、令人叹服与发聩的《曹操与杨修》那样的当代历史剧巨篇,因为前者是前人的创造结晶,后者是我们伟大时代的绚烂成果。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