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程朱理学兴衰论
程朱的理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佛教、道教相结合,建立了以天与净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明清时期, 封建统治阶级以程朱理学为正宗思想, 立为官学, 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然而与西汉时期汉武帝把董仲舒所倡导的今文经学立为官学, 使经学走向繁盛迥然不同, 从明初统治者把程朱理学立为官学开始, 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理论思辨成果的程朱理学就开始走向衰落。不仅明代官修的七部《大全》鄙陋不堪, 明代的程朱理学家在学术上也毫无建树。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一 《隋书书传一卷》的编撰
明代, 君主集权专制统治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从明太祖到明成祖, 不仅在政治上废除了丞相制度, 设立内阁, 把朝廷大权集中到皇帝一人之手, 而且还设立厂、卫, 大搞特务政治, 对民众乃至百官大臣进行监视和镇压。政治专制必然造成学术思想领域的文化专制。明统治者除了大兴文字狱, 对士人大开杀戒外, 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思想、学术领域的控制, 使学术为集权专制政治服务。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强调从内心收敛欲望, 把封建伦理道德和秩序当作天理而服从, 端正人的心术, 止息邪说暴行, 因此, 倍受统治者青睐。洪武三年, 统治者正式恢复科举考试, 内容以程朱理学为主, 《四书》用朱熹的《章句集注》, 《易》用《程传》和《朱子本义》, 《书》用《蔡沈传》和《夏撰详解》, 《诗》用《朱子集传》, 《春秋》用左、公、谷三传及《胡安国传》, 《礼记》用《陈集说》, 初步确立了程朱理学的官方统治地位。
为了用程朱理学统一思想, 洪武年间, 解缙上奏朝廷, 建议由官方修撰理学书籍, 以关、洛、濂、闽上接唐、虞、夏、商、周、孔, 随事别类, 勒成一经, 以为“太平制作之一端” (《明史·解缙传》) 。但此事直到明成祖时才正式实施。永乐十二年十一月, 明成祖诏谕翰林院学士胡广、侍讲杨荣、金幼孜等, 将宋代“周、程、章、朱诸君子性理之言, 如《太极》、《通书》、《西铭》、《正蒙》之类”, “类聚成编”, “命广等总其事, 仍命举朝臣及在外教官有文学者同撰修。开馆东华门外, 命光禄寺给朝夕馔。” (《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一五八) 于是由胡广、杨荣、金幼孜、叶时中等三十九人奉命集注诸家传注而撰修《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凡有发明经义者取之, 悖于经义者去之。”次年九月成书, 胡广等上表进书, 成祖览而嘉之, 并亲撰序言, 命礼部颁行天下。并赐胡广等钞币有差。这七部《大全》的撰修, 所用时间不到一年, 实为粗制滥造之作。现将几部《大全》的情况简述如下, 以见明代学术之陋、理学之衰。
《周易大全》二十四卷, 乃取之于元朝董楷之《周易传义附录》、董真卿之《周易会通》、胡一桂之《周易本义附录纂疏》以及胡炳文之《周易本义通释》, 刊除其重复而勒为一书。故朱彝尊《经义考》谓其“就前儒成编, 杂为抄录, 而去其姓名。”虽然其默守程朱, 不敢放逸, 但也不免“守柜抱残”, 显示出胡广等人在学术上的鄙陋。
《书传大全》十卷, 以蔡沈《书集传》为主。蔡沈《书集传》虽源于朱子, 但其中颇多以己意解经, 且有不少错误, 其书初行之时即遭人议论。宋末元初, 张包书作《尚书蔡传订误》, 黄景昌作《尚书蔡氏传正误》, 程直方作《蔡传辨疑》, 余苞舒作《读蔡传疑》, 都对《蔡传》提出了批评。元仁宗延佑二年开科举, 决定《尚书》用《蔡沈传》, 于是张、黄、程、余之书废而不用。当时, 陈栎初作《书传折衷》, 颇论蔡氏之失, 见朝廷法制已定, 乃迎合朝廷而改作《尚书集传纂疏》, 专门发明蔡义。明太祖洪武时, 考验天象, 就有学者指出《蔡传》的错误, 因此明太祖曾命令翰林学士刘三吾等撰《书传会选》。其编撰原则是:“凡《蔡传》之合者存之, 不予立意见以曲肆诋排;其不合者则改之, 亦不坚持门户以巧为回护。” (《四库全书总目》卷十二《经部·书类二》) 计所纠正《蔡传》之失凡六十六条。顾炎武对《书传会选》曾给与肯定的评价, 认为该书“虽不及先儒, 而尚有功后学” (《日知录》卷十八《书传会选》) 。但是, 胡广等人所撰的《书传大全》则专主《蔡传》, 乃抄陈栎初之《尚书集传纂疏》和陈师凯的《书传旁通》, 完全墨守《蔡传》。
《诗经大全》二十七卷, 乃以元人刘瑾所著《诗传通释》为本而稍加损益, 小变其例而已。刘氏之书因专为《朱传》而作, 故对《朱传》之矛盾抵误者多委曲迁就, 一一回护。胡广修《大全》, 乃“剽窃旧文以应诏”, “采刘瑾之说太滥。” (《四库全书总目》卷十六《经部·诗类二》) 顾炎武《日知录》、朱彝尊《经义考》、程启源《毛诗稽古编》等并抉摘其文而大加贬斥, 四库馆臣也认为该书毫无保存的价值。
《礼记大全》三十卷, 以元朝陈之《礼记集说》为宗。陈氏之书疏于考证, 舛误相仍, 既“浅显”, 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