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气雾化栽培关键技术.docxVIP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气雾化栽培关键技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气雾化栽培关键技术 由于雾法生产技术的自动化、成本低、效率高、影响好,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脱毒甘薯原生植物的生产。广元市作为四川省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 亟需大力提高脱毒种薯的供应量和使用率, 雾培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迅速成为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重要科研项目, 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气雾化栽培方式已在广元趋于成熟。本文以科学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系统总结了进行脱毒马铃薯气雾化栽培的6个关键环节。 一、 假植的活化培养 选择经过病毒检测的茎尖脱毒苗作为基础苗, 保证基础苗的无毒无菌质量要求。在无菌条件下, 将基础苗剪切成茎段, 放入灭菌后的MS固体培养基, 每瓶放15~20个茎段, 在21~24℃无菌环境下培养, 连续转接快繁4~6次。假植移栽前炼苗3~4天。株距3cm, 行距5cm, 以配比好的蛭石和珍珠岩为基质, 蛭石和珍珠岩须提前严格灭菌, 定期浇水和喷施营养液。在整个快繁过程和假植过程中, 消毒灭菌应贯穿始终, 防治发生感染, 保证脱毒苗脱毒质量。 二、 清理努力排除阻力 消除箱体和营养液池内的植物残留物很关键。对箱体内前茬留下的残枝败叶要带到保护地外深埋或烧毁;将残留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可能带病的东西全部清理出保护区;在营养池内放入清水, 开动防腐泵对箱体及流水线进行清洗;最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喷雾或浸泡30分钟, 之后再用20mg/L的农用链霉素喷雾或浸泡24小时, 在定植前再用多菌灵全面喷雾杀菌, 定植后每周在箱体上喷施杀菌、杀虫剂。 三、 适时应用防治药物 不同生长期, 施用相应种类和浓度的营养液。茎段苗移栽上雾培架上1周内施用清水, 加一定量的生根剂;幼苗期到发棵期施用0.5倍的营养液;发棵期到成熟期施用1倍的复合肥混合液;根据病虫害的发病周期, 适时加施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及蚜虫等病虫防治药剂。 不同生长期, 营养液喷施间歇不同。白天, 7天缓苗期及其之后15天喷施频率为, 30秒间隔5分钟, 15~40天喷施频率为30秒间隔10分钟, 40天之后喷施频率为40秒间隔15分钟。晚上, 只是缓苗期之后20天开始更改频率为30秒间隔30分钟, 其他时间与白天一致。 四、 幼苗期和发东南角期 根据不同马铃薯的生长阶段对温度、光强、光照时间的要求不同。适时启动通风、供暖、降温及光照设施, 创造适宜的条件, 确保薯苗正常生长。幼苗期:白天温度18~22℃, 夜间15~18℃, 光照强度25 000lux左右, 光照时数12~14小时。发棵期:白天18~25℃, 夜晚15~18℃, 光照强度20 000~30 000 1ux左右, 光照时数12~14小时。结薯期:白天温度20~25℃, 夜间13~14℃最好, 光照强度20 000~30 000lux, 光照时数8小时。 五、 喷药预防原则 马铃薯主要病害是晚疫病等真菌病害和多种病毒 (PLRV、PVY、PVX、PVS、PVA、PVM等) 引起的病毒病为主。在生产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 定植7天后应喷药预防晚疫病, 以后每隔1周防治1次。连续阴雨天, 空气湿度85%以上时, 应及时喷药预防, 主要药剂有农用链霉素、代森锰锌等。对于病毒病主要是严格消除和隔离传染源, 禁止人为携带各种传染源进入生产场地。 由于气雾栽培的特殊栽培方式, 其温湿度主要通过人为控制, 植株所在的环境与自然土壤栽培不一样, 可能会因此而产生在土壤栽培中不易或不表现的病害, 对于这种病害也要及时防治, 主要使用多菌灵、链霉素等。 六、 多次采收,易感染病菌 为收获更多脱毒马铃薯原原种, 及时采收成熟原原种薯 (3~5g) , 薯块连续膨大, 多次采收, 1周收获1次。由于采收前处于高湿环境, 小薯含水量高且皮孔全部打开, 极易感染病菌。因此采收后立即用清水冲洗表皮, 除去残留营养液成分, 并用1 000倍银法利或800倍多菌灵和克露浸泡并立即捞出晾晒1天后于4℃冷库贮藏。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