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感与儒家乐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乐感与儒家乐学 在国内外的思想文化中,基督教文化以“罪”为“罪”,佛教文化以“苦”为“苦”,道教以世俗生活为“累”。这三种生活经历都有一种悲伤的感觉。只有儒家以其诞生为“幸福”,并以音乐为心理状态,捍卫了城市的和谐,不怕危险,稳定了贫困,享受着生活。《论语》首章开宗明义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1)这里谈及三件事,即学习、交友和如何待人,其均与快乐有关。这三件事对于君子成德立人十分重要,所以成为孔门弟子经常要反省的事,曾子所谓每日“三省”的也正指此。趋乐避苦属于人的自然本能,但何以为“乐”、何以为“苦”及“如何”求乐,仅凭生理本能无法决断,而要看人的境界或精神修养。 一、 孔子的“为己之学” 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P53)又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P12)其忧道乐学的一生,成为君子“学”以至“圣”的典范。 在孔子看来,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闻“道”,无以为仁人。“学”可以使人闻“道”明“礼”,谨“言”慎“行”,成“己”成“物”,知“命”乐“天”。君子“志于学”,或以“学”为乐,来自于对“为何而学”的理性自觉。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P6)在孔门弟子中,子路好“勇”,其性格不免有些“野”或“喭”(卤莽、口无遮拦)。故孔子在告诫其“六言六蔽”时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P184)“学”不仅可以增加人的才能,而且能够提高人的修养,优化人的性格,故“乐”莫大焉。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P9) 君子视“学”为切己的学问,故能自得其乐。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P154)关于孔门“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的辨析,朱熹注引程子曰:“为己,欲得之以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朱熹按:“圣贤论学者用心之际,其说多矣。然未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与此明辨而日省之,则庶乎其不昧于所从矣。”(P189)“为己”即“修己”或“切己”,凸显了“为学”的价值内在性。孔门弟子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道”(P200),深得君子“为己之学”之要义。 “为人之学”属于把“学”的目的外在化,亦即把“为学”当作自己生命之外的学问,或当作对人夸耀、沽名钓誉的手段,这种与自己的生命意义毫不关切的学问或知识,即王阳明所痛切针砭的“口耳之学”。这种对别人讲,让别人听,给别人看,亦即生命之外的学问,不仅不会使自己感到“乐”,更谈不上使别人感到“乐”。所以,孔门所讲究的君子乐学,乐就乐在“切己”二字。 二、 第二,最佳的交际 培根在《论友谊》一文中说:“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对于一个真心的朋友,你可以传达你的忧愁、欢悦、恐惧、希望、疑忌、谏诤,以及任何压在你心上的事情,有如一种教堂以外的忏悔一样。”(P95)这段名言是说,“交友”是人的天性,是人的情感世界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古人以同门为朋,以同心为友。由于“友”在完善和成就人的人格、道德、学问、事业乃至整个生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孔子提出“乐”交友的问题。在上述《论语》首章开篇所说的三句话中,后两句均与交友有关。交友之“乐”在于真情。《论语》载:“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P96)唐棣在植物学上属蔷薇科,是一种落叶灌木。偏同“翩”,形容花摇动的样子。这首古代民歌是说:唐棣花啊,翩翩摇摆;我岂不想念你呀只是家住得太远了。孔子说,所谓遥远并不在于居处的距离,而在于“心”,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可言呢可见,交友在于真心。 交友是快乐的,但“快乐的”的并不都是“善”的。孔子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佚游,乐晏乐,损矣。”(P176)要获得“善”的快乐,远离“恶”的快乐,就需要多方精进,其中择友之义不可轻忽。孔子说:“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P94)“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P163)对于如何界定择友的标准,孔子指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P175)在他看来,同正直、守信、有见识的人交友,是有益的;相反,结交走邪道、善于阿谀奉承、习惯花言巧语的人,则是有害的。益“友”如“骥”(P156),美在品性。“三益三损”之教是君子择友的尺度,也是交友之“乐”的源泉。 君子不仅“乐”

文档评论(0)

uyyyeuury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档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