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巴拉地区古代岩的发现与研究
一、 西藏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
喜马拉雅是世界上最大的山脉。从西到帕米尔高原,东至雅鲁藏布江,全长2000多公里。以吉隆一带为界,喜马拉雅山分为东西两段。西段简称“西喜马拉雅”,是青藏高原与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的亚洲大陆中部“山结”地带相连接的极高地区,包括现今我国西藏西部的阿里高原、印控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北部和尼泊尔西北部。这一地区平均海拔达45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属亚洲干旱内陆的腹心地带,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即便在当代仍然相当封闭。同时,这里也是现今世界史前史中考古学家了解最少的区域之一。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外考古学家在西喜马拉雅地区已经发现了大量古代岩画,西藏西部的阿里印控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巴基斯坦北部三个毗邻区域的岩画尤为集中,由此可确认西喜马拉雅地区是世界岩画分布区中一个相当重要而集中的“岩画丛(Petroglyph Cluster)”。为方便讨论,以下对发现和研究的情况略作介绍。
1902年,在印度西北部拉达克一带探险的德国学者弗兰克(A.H.Francke)就已经注意到这一地区的古代岩画并作了简单记录。稍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Hedin)、美国旅行家史密斯(N.Smith)、法国学者科洛辛斯基(D.Klodzinski)、英国藏学家邓乌德(P.Denwood)先后发表了对拉达克岩画的调查报告,多数学者认为有些内容无疑属于前佛教时期。
巴基斯坦北部的岩画迟至1970年代中巴公路修建期间才被大量发现和刊布。1975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耶特玛(K.Jettmar)与巴基斯坦考古学家丹尼在这一地区组织了近10年的联合调查,在印度河上游的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发现了大量古代岩画,特别是以奇拉斯(Chilas)至夏提欧(Shatial)之间以及更北的洪札(Hunza)河谷的一大批岩画和多种语言文字的题记最为引人注目,年代跨度从史前到历史时期晚期。
西藏岩画最早见诸西方学者的报道。如杜齐1940年代曾提及在江孜附近发现的岩画;1950年代德国人奥夫斯乃特(P.Aufschnaiter)和哈雷(H.Harrer)于拉萨城东发掘辛多山嘴遗址时曾注意到距遗址100多米的山腰上一块大圆石刻画有马的形象。但上述零散发现仅局限于西藏中部,西藏西部地区仍是一片空白。1985年,中国学者首次在阿里地区日土县日姆栋、鲁日朗卡、恰克桑三个地点发现古代岩画。此后随着西藏文物普查工作的展开,中外学者调查的西藏高原岩画地点达几百处,多见于高原西部和北部,阿里日土县境内尤为集中。
近20年来,多位中国学者对西藏岩画研究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涉及岩画分类、区域风格等重要问题,尤以1994年出版的《西藏岩画艺术》一书最具代表性。李永宪将岩画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为青铜时代前期(公元前第一千纪),中期为青铜时代晚期(公元1世纪至公元7世纪),晚期为佛教时期(公元7世纪至近代)。这一结论被视为西藏岩画研究的基本框架,至今看来,仍是中肯的。但由于资料限制,上述研究对与西藏毗邻的境外岩画发现和研究未及措意。而一些国外学者如法兰克福(H-P.Francfort)等早在1990年代指出拉达克岩、西藏阿里以及中亚的岩画有着诸多相似,但由于对中文材料的占有不足,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比较研究。
西藏考古先驱杜齐曾在1973年指出:“在拉达克、西藏西部、后藏及藏东发现的岩刻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能得到更多的例证,将值得做进一步探讨。……在亚洲,这种岩刻相当普遍,但我们还不能对其起源以及地区间的相互影响得出明确结论”。目前,西藏西部及其周边积累的岩画资料已经十分丰富,我们可以沿着杜齐提出的命题做进一步探索。限于材料和篇幅,本文无意就西喜马拉雅地区岩画做全面讨论,而仅以西藏西部及其周边地区岩画为中心,结合中亚岩画研究成果,对藏西岩画中某些可辨识的、具有欧亚因素的主题风格提出讨论,以期从“图像”层面揭示早期金属时代跨西喜马拉雅的文化互动。
二、 人物品画中的用创物物
就整个西喜马拉雅区域而言,克什米尔布鲁扎霍姆遗址出土的岩刻是目前考古资料中年代最早的作品。该遗址第二期新石器文化层中发现了一块刻有图案的石板,虽然有图案的一面朝向房子内部,但发掘者推测此石板并非房子内部的有意陈设,而是二次利用,真实情况尚且存疑。石板略呈长方形,最宽约70厘米,上半部已残,其上以啄击剪影的手法绘出长48、宽27厘米的画面,表现了两人狩猎的场景。中心为一头带角的雄鹿,头部前方一个男人持弓射鹿,鹿尾部后方一女人持杆状物刺向鹿臀。画面上方有两个带光芒的太阳,在持矛单手叉腰的女人身后,还有一只雄性猎狗(图一,1)。画面描绘相当精致,人物性征都被明确表现出来。这是目前已知的西喜马拉雅地区年代最早的狩猎岩画,年代可定公元前2000年前后。
西喜马拉雅其他地区尚未见到可确定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水轮发电机转子支架组装与焊接工艺.docx VIP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doc VIP
- DB21_T 4014-202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pdf VIP
- 某道路新建污水管道工程监理规划.doc VIP
- 苍南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技术升级改造经济效益分析.docx VIP
- DB32_T 4463-2023 水域状况评价规范.docx VIP
- 南京科目一新题库及答案.doc VIP
- 市政污水管道工程监理规划.doc VIP
- 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关心下一代的先进事迹材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