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现象补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许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现象补论 云水诗在徐浑诗集中所占比例较大。可以说,《丁茂集》是诗人对山林的期望。陆游把许浑誉为“江山风月主”,(P1897)就是对其山水诗创作的肯定,而著名的“许浑千首湿”(P618)这一创作现象也引得后人竞相探究。许浑山水诗在晚唐诗坛上是有很大影响的,正如张祜所云:“酒兴曾无敌,诗情旧逸群”。(P24)许浑年轻时代,正是“元和体”风行天下之时,“元和体”中那些流连光景、浅切言情的“小碎篇章”,对许浑形成平易浅切、精丽工巧的诗风发生着重要作用,他的山水诗正是这种诗风的集中表现。 一 “残云”与“疏雨”:山水诗的文学意象 综观许浑的山水诗,可以看出他的山水诗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在大量相近的意象中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心境。许浑无论写隐逸、送别或是纪行,多将视点集中在秋水、寒露、晚潮、残月、夕云、孤馆、柳阴、寒竹、秋雁、白水、青山、玉露、落帆、烟萝、夕鸟、秋虫等一类景物上,组成感伤又笼罩一层轻烟薄雾的境界。诗人似乎总是隔着那层花水云烟在观察周围的一切,他所捕捉的景物,哪怕是很细微的动态,也都经过了这种艺术目光的折射。如“菊艳含秋水,荷花递雨声”(《送同年崔先辈》),“早潮低水槛,残月下山城”(《吴门送客早发》),“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忆长洲》),“暮随江鸟宿,寒共岭猿愁”(《送客归兰溪》)等等。我们在他的交游诗中不难寻觅到他在仕途上的艰难行迹,生计的贫困和道路的曲折反射在山水诗中,便带上了伤感、孤独和痛苦的色彩,目之所触,皆残水寒山,晚潮落花,即使是在被誉为“高华雄浑”的《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中,他所看到的也只是“残云”和“疏雨”。 我们观其山水诗,可以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水”使用非常之多,其实,这也是整个《丁卯集》中使用最多的意象,“水”几乎涵盖了上述诸意象(如露、潮、月、柳等)的各种艺术功能,从而形成了“许浑千首湿”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罗时进先生在其《晚唐诗歌格局中的许浑创作论》中,有一篇《仿佛故巢迷碧水:许浑诗的泽国情调》的文章,从水原文化底蕴和佛教思想两方面对这一创作现象作了细致深刻的分析,其思想的博大精深,笔者深感难以企及。但是,笔者还想做一些简单的补充,提出自己一些疏浅的看法。 孔子早就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钱穆先生解释道:“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水。”(P158)其实,水这种“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的特性与老子所阐释的水柔弱不争的特性是相通的,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P31)水之所以得到“上善”的评价是因为它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高下。因此,水代表着人世间一种最圆融通脱的生存方式。 许浑可谓是这样的“知者”,他是深谙这种“遇物成形”的生存之道的,他也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大夫生存哲学的最好的践履者。从其生平经历来看,在他两莅察院期间,身居高位,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克职尽责,踌躇满志,“万顷碧波鱼恋钓,九重霄汉鹤辞笼”(《陵阳春日寄汝洛旧游》)。甚至不惜犯上而强谏,终因“犯鳞”被贬谪罢官,这在他赠予友人的诗中可得到证明。《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云:“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出关》云:“汉囿猎稀慵献赋,楚山耕早任移文”;《楚官怨二首》(之二)云:“猎骑秋来在内稀,渚官云雨湿龙衣。腾腾战鼓动城阙,江上射麋殊未归”;《宣城赠萧兵曹》云:“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赠萧兵曹》云:“闻说携琴兼载酒,邑人争识马相如”;《赠茅山高拾遗》云:“谏猎归来倚剑歌,大茅峰影满秋波。”以上诗中,频频以司马相如谏猎自喻,正道出此次罢职的真正原因。 二 林泉之乐与冠郊之乐 许浑任监察御史时,当朝皇帝是唐武宗,武宗最好畋猎,许浑身为监察御史,必极诤力谏。诗中屡称“羞摇尾”、“耻摇尾”、“壮犯鳞”、“宽犯鳞”,表明自己不肯阿谀奉承,因极力劝谏而触犯皇上,忤怒权臣,遂将其由职高位重的监察御史贬为州刺史佐官。而被贬之后,他也能明察时势,独善其身,全身远祸,徜徉于山水与佛道之间,留给后人一个心乐林泉、高蹈遁世的隐士印象。杜牧是勘透其心态的,作《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云:“天子绣衣使,东吴美退居。有园同庾信,避事学相如”。“避事学相如”正表明许浑是明察时势而东归暂隐的。 许浑在为官前,虽心急如焚地渴望入仕,但也完全能够在山林、佛道与友人的关切之中得到调节。《唐才子传》记载:“(浑)早岁游天台,仰看瀑布,旁眺赤城,辨方广于非烟,蹑石桥于悬壁,登陟兼晨,穷览幽胜。朗诵孙绰古赋,傲然有思归之想,志存不朽,再三信宿,彷徨不能去。”(P241)“孙绰古赋”指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其文中有曰:“散以象外之说,畅以无生之篇;悟遣有之不尽,觉涉无之有间;泯色空以合迹,忽即有而得玄。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