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虚元鉴》对因医药者,本非劳症的认识
明末医生徐石出版了《理虚元鉴》一书,总结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揭示了自己的学术理念。科学、方法和食谱可以是一本关于疲劳的专业书籍。其中关于虚劳的预防和治疗法则对当今临床具有较大的实际指导意义,特作浅析于后。
一、 未病先防原则
对虚劳一证的预防,在《理虚元鉴》一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体现了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全书二卷,计四十余论中穿插了从优生、情志、护理、医疗等多方面的预防法则和措施。
1. 《唐方面》增加了日益增长的天道精血与精血的关系
本书《虚症有六因》中说:“因先天者,指受气之初,父母或年已衰老,或乘劳入房,或病后入房,或妊娠失调,或色欲过度,此皆精血不旺,致令所生之子夭弱。故有生来而或肾、或肝心、或脾肺,其根蒂处先有亏,则至二十左右,易成劳怯。”这一段论述注重了先天精血对于其素质的重要影响作用,认为父母双方在身体羸弱情况下所生育之子的素质是不良的,并往往可能导致幼儿某个脏器的损伤和不足,给虚劳之疾埋下了祸根。至于说到“二十左右,易成劳怯”,这说明先天素质的不足通过后天的调养也是能改变的,如果在青少年的成长时期尚未得到后天的补足和改善,则将导致虚劳之疾。先天不足在幼儿时期有一定的异常反应和表现,如多现惊风、行迟、语迟、喉中多痰、胸闷、手弱多颤、头摇等等。因此,预防虚劳的发生必须从优生角度培补先天之本做起,以提高后代的素质。
2. “虚不和实”则“轻也变重”
邪气对机体组织及生理功能的破坏和损伤,是产生虚劳之证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不论对何种疾病都应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以尽早杜绝邪气的损伤,并促进正气的尽快恢复。失治和误治极易造成邪盛正衰,故在虚劳证的预防中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失治是医疗时机上的延误,医者应当避免。如《虚症有六因》指出“痘宜益气补中”、“疹宜清散养荣”。如果失治,则多贻后患,如脾泄、气短、神瘁、足痿等气弱阳衰之虚证“皆由痘失于补也”。而哮喘、声嘶、音哑等阴亏血枯之虚证“皆由疹失于清也”。总之,责之于病邪损伤而致元气亏乏。在同一论中又指出,伤风咳嗽世人殊不经意,失却治疗而致久咳,导致伏火上乘于金,水精不布,肾源以绝,金水俱亏而成劳。在《虚劳内热骨蒸论》中也指出邪气注入往往因失治而“内变蒸”,“蒸失治则咳嗽、吐痰、咳血,而病危矣”,由此而变生虚劳之证。
误治更是医者的过失,《虚症有六因》中明确指出:“因医药者,本非劳症,反以药误而成。或病非因感冒而重用发散;或稍有停滞而妄用削伐;或并无里热而概用苦寒;或弱体侵邪,未经宣发,因其倦怠,骤患其虚,而漫用固表滋里,遂致邪热胶固,永不得解。”这些都能导致轻者变重,以致成痨。如《软懒症辨》中指出,“软懒”症的发展加重成为骨蒸劳热,也是由于医者“察症不的,初起遽投以凉剂、补药,则邪正混淆……遂成真病。”
总之,“患虚劳者,若待其已成而后治之,病虽愈,亦是不经风浪、不堪辛苦的人,在富贵者犹有生理,贫者终难保也。是当于未成之先,审其现何机兆,中何病根,……岂非先事之善策哉!”(《虚劳当治其未成》)
3. “伤肝”则“不复调和”
情志过激而损伤脏腑功能也是导致虚劳的一个因素。《虚证有六因》中指出:“因后天者,……或劳神伤心,而心神耗惫;或郁怒伤肝,而肝弱不复调和;或忧愁伤肺,而肺弱不复肃清;或思虑伤脾,而脾弱不复健运。”“因境遇者,盖七情不损,则五劳不成,……从来孤臣泣血,孳子坠心,远客有异乡之悲,闺妇有征人之怨,或富贵而骄佚滋甚,或贫贱而窘迫难堪。此皆能乱人情志,伤人气血。”因此重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做到心怀畅达,避免遭受过度精神刺激的损伤也是防止虚劳的一个重要方面。
4. 气调防寒法
虚劳一症是长期气血虚弱不足而导致的一种慢性疾患。因此为了预防此病的发生,人们都必须注意平时的生活起居,以免气血受到过度耗损。而这种生活上的调摄对于气血已经不甚充足的虚者更为重要。如《知防》中说:“虚人再经不得一番伤寒,或一番痢疾,或半年几月疟疾,轻伤风感冒亦不宜辄受。所以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明确指出应当结合季节气候,注意防邪。尤其在一年之中春初木盛火升、仲夏湿热令行、夏秋伏火烁金的三个时期,更应保护机体,防止邪侵为害,酿成虚劳。《二护》中特别强调“寒从足起,风从肩俞、眉际而入。”故经常护住足、肩等处,可以防止寒邪入侵。同时注意有无不适情况,及时调摄,以杜疾患。对因先天不足而出现某些先兆表现者,《虚症有六因》中指出可以预服一些补药、节养心力、注意饮食、适当作息等等以防虚劳的发生。总之,日常生活中重视起居调摄对预防虚劳是大有裨益的。
二、 参待症候的治疗
虚劳是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不足的总称,症情繁杂。确定治疗法则时,必须详辨症候,抓住重点,针对症结所在,方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