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呼伦贝尔志略》所见民国时期呼伦贝尔环境状况
兼论志略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
王 平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387;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晚清民国以来,国家多事,边政废弛。地处东北边疆的呼伦贝尔,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遂为沙俄等帝国主义列强觊觎。各界爱国者十分关注,很多学者纷纷前来考察、著志立说,希冀引起当局重视边疆治理,唤醒国人对支边实边、保卫国防的热情。这期间,呼伦贝尔地区编成了几部志书,改变了以往“文献寥寥,现修志书几于无”[1]的相对沉寂状况,其中首推《呼伦贝尔志略》为最佳。
“史料是做好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关键。史料之于史家,犹如食料之于厨师”。[2]地方志自身独有的编纂内容与纂修体例,决定了其在环境史史料研究中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呼伦贝尔志略》作为民国官修地方志书之一,是研究民国11年(1922年)之前的该地区域史的重要史料,体现了独有的地方性与民族性,而且该《志略》“实录一编”[3]包含了大量丰赡的环境史史料,对于做好生态环境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学界对《呼伦贝尔志略》的研究主要有两篇,分别是王平的《民国 的史料价值》[4]和薛海波的《西望呼伦贝尔城 殊方政教几经营——谈〈呼伦贝尔志略〉及其史料价值》。[5]前者从志略作者与版本、编纂特色进行论述,进而认为志略取材有法、考证精良、秉笔直书,体现出独具特色的民俗风俗文化,详细地反映了当时呼伦贝尔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有利于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后者从志略的编撰背景、内容、体例进行说明,指出本志的价值所在。本文正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民国呼伦贝尔环境状况进行初步探讨,以求对该文献的环境史史料价值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一、方志学家程廷恒与《呼伦贝尔志略》
程廷恒(1878-?),字守初,号月锄、蓬庐,晚号退思老人,江苏昆山人。晚清副贡生,著名方志学家。程廷恒在地方官任上政绩突出,为时人所称道,于驷兴评价廷恒具有“远到之才”“经事之略”。[6]
民国9年(1920年)9月4日,东三省巡阅使公署发出第 19 号训令,令辖下无志书之处斟酌速编,并呈送查核。[7]民国10年(1921年)4月,程廷恒任呼伦贝尔督办兼交涉员后,请准黑龙江公署设“呼伦贝尔督办公署志书编辑处”,聘请采辑和编校等人员,着手编修呼伦贝尔地方志书。[8]
程廷恒任鉴定,张家璠任总编纂,编辑处另有编纂、协纂、俄蒙文翻译、绘图、采辑、调查、校对等50余人。呼伦贝尔文化名人郭道甫亦被聘为协纂之一。《志略》编纂完成时因款拙未能及时刊印。后由原省长吴俊升倡导捐助,该《志略》得以于1923 年由上海太平洋印刷公司铅印(排印时,曾补入鄂伦春人口等个别内容)。1939年3月,伪满兴安局调查课将该志略重印,但限定“极密”,印数甚少,与初印本一样罕见。[9]
地方志功能向来有存史、资政、教化之说,《呼伦贝尔志略》也不例外。正如程廷恒所说,“里乘所登,轩所采,不出户庭,而利病得失,数计烛照焉”[10]。每到一处,便“采风询俗,不敢言巨细之靡遗,而对于古今中外之兴废乘除,则务孜孜然,悉心搜讨,闻见所及,辄笔之于书”[11]。从内容来看,其《山水》《方舆沿革》《沿边形势》《全境疆域方里》《各县区域道里》《建置》《官制》《边务》《防疫》《交通》《民族》《户口》《宗教》《礼俗》《人物》《商业》《垦殖》《牧畜》《森林》渔猎《物产》《古迹》《艺文》等诸篇能够翔实反映民国呼伦贝尔地区环境状况,亦可以被认为是一部生态文化史文献。
二、《呼伦贝尔志略》反映的自然环境状况与史料价值
判断一部方志价值的高低,主要是看它所含他书未载的重要史料程度。程廷恒在志略自序中云,“举凡疆域异势、山川异形、寒燠异候,壤土异质。言治术,则政教异施。验民气,则刚柔异禀以及衣服、饮食、居处、器用之异,宜金、石、草、木、鸟、兽、虫、鱼之异产,识大识小,掌故攸关,是必有志焉”[12]。可以发现,该《志略》重视地理,对呼伦贝尔地区自然环境记载颇多,主要反映在《山水》《物产》两篇之中,也有零星史料载于《方舆沿革》《森林》等篇。
(一)《志略》中对呼伦贝尔自然环境的总述资料
《志略》中有一些总述本地区自然环境的资料。如有关当时此地区四季的气候分布及其原因记载,“呼伦贝尔地势极高,昔人有上天边子之语。四时之气多风,春秋震漠,惊砂飞扬尤甚。夏历三月苗始解冻,兴安岭阴有经年不释之冰,四月不时雪霰。入夏偶曀,当午极炎。蚤暮仍凉如深秋。六月掘地五尺犹冻,七月已霜,草木黄落,八月降雪结冰。十月河道畅行扒犁。冬则严风砭骨,出门嘘气成霜,行旅每有冻坠耳鼻者”[13]。志略将呼伦贝尔四季分明、气候极寒的特点,记载十分生动形象。气候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前提因素,以往旧志往往忽视此方面的记载。志略也描述了呼伦贝尔及其所辖之地的疆域形胜,“呼伦贝尔南控内外蒙古,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ocx
- 1+X证书制度下中职建筑测量教学现状与改革路径.docx
- 1+X证书制度下活页式教材的应用-以机械识图课程教材为例.docx
- 10kV配电线路巡视中无人机技术的应用.docx
- 17世纪汉藏艺术在拉达克的传播与发展-以协寺壁画为中心①.docx
- 18F-FDGPET-CT在继发性肾淋巴瘤与肾脏免疫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docx
- 20世纪30年代之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docx
- 3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ocx
- 5GNR通信雷达一体化系统雷达性能分析.docx
- 4株微藻悬浮和固定培养生长和氮磷去除效果的比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