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温疫类温病
温疫类温病包括温热疫、湿热疫,是感受疫疠病邪所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因病邪性质的差异,疾病的传变方式和侵犯脏腑可有显著不同,基本病理特点是病邪侵入人体后,迅速充斥表里内外,造成卫气营血的广泛损害,常见证候辨治分为卫气分辨治、气分辨治、气营血分辨治和后期辨治。
第一节
温热疫
温热疫是由温热疠气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疠气从口鼻而入,其特点为初起以里热外发为主要证候表现,症见但热不恶寒、头身痛、口干咽燥、烦躁便干等症状。本病四季皆可见,但以春季为多。
对温热疫的论述,以清代医家杨栗山和刘松峰为代表。他们虽将“温病”与“温疫”混称,但据其所述内容来看,实指传染性极强的“温疫”,如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所说:“一切不正之气,升降流行于上下之间,人在气交中无可逃避……禽兽往往不免,而况人乎。”又如刘松峰《松峰说疫》指出:“以其为病,沿门阖户皆同,如徭役然。”他将疫病分为“瘟疫”“寒疫”和“杂疫”三种,刘松峰认为“瘟疫者,不过疫中之一,始终感温热之疠气而发”。杨栗山认为温疫“从无阴证,皆毒火也”。说明两位医家所论之温疫属于温热疫,尤其以杨栗山最具代表性。其秉承吴又可杂气说,在《伤寒温疫条辨》中提出温病(温热疫)是由杂气、毒气引起,其说:“温病得之天地之杂气……杂气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燥非火,天地间另为一种,偶荒旱潦疵疠烟瘴之毒气也。”但是,其所论杂气的致病特点与吴又可所述杂气特点不同,具有温热性质显著,易化火酿毒,充斥奔迫,致病多凶险等特点,如其说“其实不过专主上中下焦,毒火深重”,“且夫世之凶厉大病,死生人在反掌间者,尽属温病”。杨栗山借鉴了刘河间《伤寒直格》“阳热怫郁”的观点,指出温疫的病机是“杂气由口鼻入三焦,怫郁内炽”所致。对于温热疫的治疗,其承喻嘉言之说“急以逐秽为第一要义”,指出“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用药以辛凉苦寒为主,以清泻三焦热毒。
一些发生于春季的急性传染病,如西医学中的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具有温热疫特点的疾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一、病因发病
温热疫的病因为温热疠气。温热疠气多形成于兵荒和大灾之年,由“早潦疵疠烟瘴之毒气”产生。其来无时,其着无方,无关人之强弱,血气之盛衰,有触之者,各随其气而发病。温热疫的发生虽不拘年岁四时,但以春夏季节多发,正气不足者,病邪更易深入。
二、病机演变
温热疠气从口鼻而入,直行中道,怫郁于里,流布三焦,散漫不收,受病于血分,或由饮食、情志等因素触发,或里热郁蒸自发,其发皆为火毒之候,如杨栗山说:“温病因杂气怫热,自里达表,或饥饱劳碌,或忧思气郁,触动其邪,故暴发竞起,而合病并病极多,甚有全无所触,止是内郁之热,久则自然蒸动。”“一发则邪气充斥奔迫,上行极而下,下行极而上,即脉闭体厥,从无阴证,皆毒火也。”初起里热炽盛,热浮越于表,出现凛凛恶寒,后但热不寒、头痛、口干咽燥等,类似表证而实非表证的表现。大部分患者可在此阶段淹缠数日而突然加重,温热疠气充斥表里三焦,各随其气导致多端变化。或结于阳明胃肠而出现壮热、腹痛、便秘;或疫毒之邪充斥心经,逆乱心神,致谵妄发狂;或邪入血分,迫血动血,导致有斑疹、出血;或瘀热搏结而发黄;或蓄血于下焦等。甚则热邪极盛,阳气内郁,火极似水,出现肢冷、脉沉、气喷如火、烦渴便闭等阳厥证。若患者素有肾虚,或房劳太过,疫邪可速陷下焦,导致气道不施,出现便闭腹胀或至夜发热等表现。因热毒充斥,病变复杂,可出现多脏腑同病,即杨栗山所谓“两感”“并病”等复杂病情。温热疫后期,疫毒之邪伤气阴,可出现气阴两虚。疠气还可乘侵宿损之处,导致头风痛、腰腿痛、心痛、腹痛、痰火喘嗽、吐血便血、崩带淋沥等旧病复发。
总之,温热疠气从口鼻而入,怫郁于里,充斥三焦,初起即表现里热炽盛之证,温热疫邪炽盛可内扰心神,迫血动血,瘀热搏结,或蓄血于下;还可出现多脏腑同病;后期温热疫邪伤及气阴,可出现气阴两伤。
三、辨治要点
(一)辨病依据
1.四时皆有,多发生于春季。
2.起病以里热外发为主要表现,突然加重出现温热疠气充斥表里三焦,并随其气出现复杂多变的病理机转。
3.后期可见气阴两虚。
4.有温热疫接触史。
(二)辨证要点
1.辨有无表邪 温热疫因感受温热疠气之邪,邪由口鼻直行中道,伏郁于里,充斥内迫三焦,各随其气而变。故临床辨证首先应辨别有无表邪,温热疫的表证由怫郁于内的疫毒之邪,浮越于表而发,诚如杨栗山“虽有表证,实无表邪”之论,故初起可见凛凛恶寒,很快出现但热不恶寒而口渴烦躁等证。
2.辨兼夹病邪及主要病位 温热疠气随充斥表里三焦,但随其气而变,病位重心有所不同,所以,要注意结合患者体质,辨别兼夹病邪及主要病位。或邪热与糟粕搏结胃腑,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北京高三二模七选五汇编.docx VIP
- Unit 3 Food 知识清单(六大知识题型)总梳理(解析版).docx VIP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8课《同学相伴》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管道直饮水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行业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单髁置换手术步骤.pptx VIP
- Unit 3 Food 知识清单(六大知识题型)总梳理(原卷版).docx VIP
- 教师评课用语缺点建议.doc VIP
- 2025年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竞赛活动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docx
- 互联网交往的利与弊-教学素材【课件】.ppt VIP
- 急性肾损伤的护理.pptx VIP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