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写于他被贬谪到扬州之后,与白居易相遇并共同饮酒时。诗歌表达了刘禹锡对自己被贬谪的遭遇的感慨和对白居易的酬谢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能够通过朗读、翻译、赏析等方式来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二、核心素养
-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学习本诗,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学习本诗,学生能够理解刘禹锡的遭遇和情感,以及他所表现出来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而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通过学习本诗,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和艺术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学习本诗,学生能够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刘禹锡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诗歌的艺术价值和美感。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翻译法:通过翻译诗歌,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赏析法:通过赏析诗歌,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讨论法:通过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让学生理解刘禹锡的遭遇和情感,以及他所表现出来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而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播放《送别》歌曲,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
= 介绍唐代文化背景和刘禹锡的生平,为学生理解本诗奠定基础。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其文化背景丰富多彩。在唐代,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众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在这一时期出现。这些诗人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不衰。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生于公元772年,去世于公元842年。他是唐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因此他从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他聪明勤奋,在做诗方面曾得当时著名诗僧皎然、灵澈的熏陶指点。贞元九年,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后来,他因为参与了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而被贬为朗州司马。在被贬期间,刘禹锡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贫苦生活的心情和对修道求真的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
二、朗读诗歌
- 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跟读。
- 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 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三、翻译诗歌
- 学生自主学习,尝试翻译诗歌。
- 小组内交流,讨论翻译中的问题。
- 指名学生翻译,教师点评和纠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朝刘禹锡的诗作。
全文如下: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如下:
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本诗显示刘禹锡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四、赏析诗歌
- 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赏析诗歌。
- 小组内交流,讨论赏析中的问题。
- 指名学生赏析,教师点评和补充。
-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赏析诗歌中的比喻、对仗、用典等修辞手法,以及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佳作。在诗歌中,刘禹锡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用典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题。
首先,诗歌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刘禹锡将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被贬谪后的无助和失落。同时,他也将新的事物比作“千帆”和“万木”,突出了新事物的生机和活力。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刻,表达了刘禹锡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其次,诗歌中还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刘禹锡在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对仗,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与“二十三年弃置身”,“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4课《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3单元知识汇总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1-3单元知识汇总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课《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课《沁园春 雪》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21课《蝉》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22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7课《爱莲说》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17课《动物笑谈》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17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docx
-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18课《狼》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法基本规则.doc VIP
- 肿瘤内科护理常规.pdf VIP
-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 55036-2022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失效条款对比分析.pdf VIP
- 《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指南2025》解读(2).docx VIP
- 船员起居舱室.pdf VIP
- 慢性肾脏病PPT【71页】_20212085.pptx VIP
- 《闻鸡起舞》儿童绘本成语故事演讲ppt课件(图文).pptx VIP
- 6.13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pdf VIP
- 山西汾酒-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汾酒复兴进阶.pdf VIP
- 中建一局集团公司总承包公司质量管理手册(2013版)(OCR).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