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物源杀根结线虫活性药剂研究.docxVIP

我国植物源杀根结线虫活性药剂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植物源杀根结线虫活性药剂研究 植物起源药物在农业中的应用历史悠久。在中国,7世纪之前,有一篇关于使用小麦草等植物防治农业害虫的文章。而在世界范围内,烟草和鱼藤则相继在l6和19世纪中叶被发现,并成为重要的杀虫农药成分。但是随着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鉴于植物源成分的复杂性,利于工业化生产的化学合成农药在过去近百年中以飞快的速度几乎完全取代了植物源农药,成为了农业增产增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过,由于化学合成农药本身存在的病虫害抗药性、毒力作用的非特异性以及高残留、高污染等诸多不可回避的环境问题,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研究人员开始大力寻找和研发各类环保型农药替代品。 1 对植物种植物的毒力与毒力检测试验 作为病原性农害的一种,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自1855年Berkeley最先在英国黄瓜根际发现,并由Cornu于1879年首次为其命名为根结线虫以来,成为了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危害农作物最严重的病原生物之一。国外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展了大量植物源杀根结线虫(简称“杀线”)活性药剂的研究,尤其是随着标志植物源农药又被重新大力推广和应用的印楝素的发现和成功合成,植物源药剂对根结线虫的致死活性研究正被一步步推向更广的资源搜集、更深的机理研究方向。但是我国近代系统的针对杀线活性植物源药剂进行的研究报道仅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翠萍在1991年译制了S.A.Tiyagi等发表的关于用香茅叶提出物浸根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报道。随后,我国植物源杀根结线虫活性药剂的研究逐步由学习和引入转变到试验性筛选和生理变化研究方面。目前,我国科研人员针对根结线虫已经搜集和研究了60余种植物物种对其的杀线活性。 进入2000年以后,我国科研人员通过试验陆续报道了数十种对根结线虫具有生理杀灭活性的植物资源。其试验部分包括离体线虫的活性直接触杀法、盆栽灌浇法以及大田试验。我国已进行的杀线活性植物物种资源的筛选以造成我国农作物主要根结线虫病害损失的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为杀线活性的测试受体。 文艳华等在2001年报道筛选了我国湖北、陕西及广东省的10科14种植物抽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线虫的杀线活性。研究采用粗提液直接触杀花生根结线虫及水稻根结线虫2龄幼虫(J2)24 h和48 h,通过计算校正死亡率表明: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Hooker)茎叶、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叶、狼牙刺(Sophora davidii)种子、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茎表现出强杀线活性,神农香菊全株表现出中等杀线活性。 郑良等在2001年报道筛选了58种中(草)药对植物寄生线虫瓜哇根结线虫和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vulnus)的药效研究。其研究表明,数种杀虫中(草)药包括洋葱(Allium cepaLinn)、黄连(Pistacia chinensisBunge)、川椒(Zanthoxy lumbungeanum)、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白果(Ginkgo biloba)、白芥子(Semen brassicae)、大蒜(Allium sativaml)和夹竹桃(Nerium indicum)水粗提液在24 h的直接触杀率可以达到95%以上。 杨秀娟等在2002年、2004年、2005年连续报道筛选并测定了近60种植物用不同溶剂粗提物对南方根结2龄线虫的生物活性与毒力以及不同提取溶剂和光照处理条件下植物提取液的杀线活性强弱,并且首次公布了其通过梯度试验所得烟草(Nicotiana tabucum)、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夹竹桃、细辛(Asarum sieboldii)的水提取液对2龄线虫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830.5、1 770.8、1 336.4、1 020.4 mg/L。 翁群芳等在2006年报道了其通过触杀和盆栽试验筛选28种植物有机溶剂浸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杀活性,并与生物菌制药剂阿维菌素对比。研究指出在1 000 μg/ml作用剂量下,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黄文江鱼藤(Derris elliptica)在具有较高触杀活性的同时,可以促进盆栽番茄的生长,并且效果优于30 μg/ml阿维菌素的处理效果。 蒋妮等和吴慧平等于2007年分别报道利用乌桕(Sapium sebiferum)和茶籽(Camellia sinensis)乙醇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J2直接触杀和盆栽灌浇处理,并计算了直接触杀试验下,乌桕乙醇提取物的杀线活性LC50为333 mg/L,并且乌桕和茶籽乙醇提取物均能显著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