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建立和充实起来的。医学发展的历史,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为此,我们把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史分为十大历史阶段进行阐述。 一、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78—公元前770年) 我国远古时代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就已经发现了一些药物,积累了初步的医疗经验。到了夏、商、周时代,中医妇产科学已有了萌芽,主要有关于难产、种子和胎教理论的记载。 《史记·楚世家》和《史记·夏本记》都有关于难产的记载。约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成书的《诗经》中载药50余种,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妇产科用药。 《列女传》说:“太任,王季娶以为妃……及其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提出了胎教理论的雏形。 二、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X1年) 随着历史的前进,医学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医家,如医和、医缓、扁鹊等,特别是扁鹊曾专门从事过妇产科的医疗工作,当时称为“带下医”。这一时期妇产科理论进展主要是难产、优生学、胚胎学的相关理论。《内经》的出现,提出了妇科相关理论。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蕃,繁殖之意)。”明确提出近亲结婚有害于后代的繁殖。在胚胎学方面,《文子九守篇}有怀胎十月的记载。 战国时代成书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巨著《内经》,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提出了妇女的解剖、月经生理、妊娠诊断等基本理论,还初步论述了一些妇女疾病的病理,如血崩、月事不来、带下、不孕、肠覃、石瘕等。《内经》还记载了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调经种子药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内经》的理论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秦代,已有妇产科病案的记载。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太仓公淳于意首创“诊籍”,其中“韩女内寒月事不下”及“王美人怀子而不乳”的病案,是妇产科最早的病案。 到了汉代,妇产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药物堕胎、联体胎儿、手术摘除死胎等首见记载,并出现了一批妇产科专著。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胎产书》,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是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又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妇人婴儿方》(公元前26年),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自称撰用《胎胪药录》,《隋志》记载有《张仲景疗妇人方》1卷,可惜已都散佚。现存的只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妇人三篇。与张仲景同代的医学家华佗(公元112~公元207年),是我国著名的外科专家,他发明了麻醉药(麻沸散)、创伤药(神膏),并成功地进行了开腹手术,也成功地进行了摘除死胎的手术。 四、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公元220-公元618年) 这一时期,主要是脉学和病源证候学的成就,推动了妇产科的发展。晋,王叔和著成的《脉经》使诊脉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化、规范化了,其中在妇产科方面,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指出“尺中不绝,胎脉方真”及脉辨男女,描写了产时“离经脉”。稍晚,南齐褚澄著《褚氏遗书》1卷(10篇),其中从摄生角度提出了节育及晚婚的主张。南齐徐文伯著有专书《疗妇人瘕》,并曾针刺引产成功。北齐徐之才的《逐月养胎法》明确指出怀胎十月养生和调摄的注意事项。 隋代,在公元610年,巢元方等编著了《诸病源候论》,全书50卷,67门,1730个证候,书中有妇人病8卷,逐项讨论了病因、病机及临床所见,内容颇为丰富。 五、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 唐代继隋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医事制度,设立了“太医署”,这是唐朝最高的医学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专门培养医药人才。自晋至唐临床医学日益兴盛,发展特点是逐渐趋向专科化。 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兼长内、妇、儿各科,所著《千金要方》,成书于公元652年,全书凡30卷,有妇人方上、中、下3卷,而且将妇人胎产列于卷首。 此时,妇产科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出现了我国现存理论较完备的产科专著,即昝殷著的《产宝》,成书于公元852~-856年,全书3卷41门,260余方,每门前有短论,后有附方,对后来产科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 六、宋代(公元960—公元1279年) 宋代妇产科已发展成为独立专科,在国家医学教育规定设置的九科之中有产科。这一时期出现一些重要妇产科专著。杨子建著《十产论》,成书于公元1098年,“十产”包括正产、伤产、横产、倒产、偏产等,并对各种异常胎位和助产方法作了叙述,对产科的贡献较大。 朱端章著《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成书于公元1184年,集宋以前产科的各家沦著,明标出处,并附有新生儿护理和治疗。齐仲甫著《女科百问》,成书于公元1220年,全书凡2卷,将妇产科病归纳为100个问题,逐一解答,并附理法方药。 此期,在妇产科方面成就最大的是陈自明和他的著作《

文档评论(0)

hyh25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外科护理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7月06日上传了中级外科护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