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摩拉天牛顶间骨形态特征的研究
汉江水牛是中国水稻的一个品种,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主要用于服务。摩拉水牛原产于印度雅么纳河西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乳用水牛品种,我国在1957年从印度进口55头,用于改良当地水牛。现在我国江汉平原广泛分布着江汉水牛和少部分摩拉水牛及江汉水牛与摩拉水牛杂交的后代。有关水牛形态学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对其头骨,特别是顶间骨的研究还是空白。
顶间骨位于顶骨和枕骨鳞部之间,顶骨为对骨。文献(Bone,1982;中国水牛解剖研究协作组, 1984;Klimvo, 1955;陈耀星,2005;董常生, 2001; 内蒙古农牧学院,安徽农学院, 1993) 认为家畜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不久其顶间骨便与邻骨相愈合,外表无可见痕迹。未发现有对顶间骨进行品种间的比较研究。本试验通过对江汉水牛与摩拉水牛顶间骨的比较研究,找出江汉水牛与摩拉水牛顶间骨之间的形态差异,为进一步研究顶间骨及动物进化,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和药物
江汉水牛头骨,摩拉水牛头骨,数码相机,各种解剖器具,游标卡尺,漂白剂,脱脂药物等。
1.2 测试方法
1.2.1 样品的生产
采用虫蚀法来清除头骨上附着的肌肉和结缔组织。
1 清洁
采用虫蚀法清理头骨标本,即用鞘翅目昆虫—皮幼虫嗜食肉类的习性来清除头骨上附着的肌肉和结缔组织(高旭,1994)。
2 3脱轨
将头骨进行编号,标为1、2、3、4号放在阳光下晒干,取干燥骨浸泡在汽油里脱脂7~10 d。
3 将小鼠造林在造林后,对小鼠骨髓进行照片
用4%过氧化氢(双氧水)或漂白粉作为漂白剂。将脱脂的骨骼浸入4%过氧化氢或漂白粉中漂5~6 d,等骨骼洁白时就可取出,晾干,并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
1.2.2 牛齿的变化和缺失
水牛的切齿随年龄不同有显著变化,可作为鉴别年龄的重要参考。成年牛的牙齿共有32枚,其中切齿8枚,臼齿24枚。切齿生于下颌前方,上颌无切齿,仅有角质化的齿垫。下颌中央的1对切齿叫门齿,其外面的1对叫内中间齿,再外面的1对叫外中间齿,最外面的1对叫隅齿。根据牛牙齿的发生,更换和磨损期图表(昝林森,1999),推出标本的大概年龄。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水牛的发育过程较牛慢,一般切齿的替换及出现的变化要比其它牛晚8~12月。因此,在估算水牛年龄时,要按牛的年龄加1y来表示(中国水牛解剖研究协作组, 1984)。根据观察1号、4号、2号和3号标本切齿中门齿,内中间齿,外中间齿,隅齿状况,及前、后臼齿情况,故判断出1号标本摩拉水牛大约4~5岁,4号摩拉水牛约5~6岁,2号、3号江汉水牛标本的年龄大约5~6岁。
2 顶间骨结构观察
2.1 顶间骨的形态结构
通过对4例水牛头骨的顶间骨形态结构的研究,结果发现:1号摩拉水牛头骨的顶间骨,呈底边不规则的钝三角形,其上部与顶骨有着明显的缝隙,并未与之愈合,其底部与枕鳞结合于项线处并与之完全愈合。顶间骨的前后长度为2.4 cm,枕正中嵴长度为5.0 cm,枕嵴在项面上呈弧形向两侧延伸总长度为16.5 cm,枕嵴两端点距离为13.8 cm。枕骨的枕鳞部与侧部存在明显,将枕骨分成两部分的缝隙,枕鳞的枕正中嵴及枕外隆凸均较明显(图1,5,7~8)。脑面有4个突起,在脑面上端左、右两突起之间的距离为7.8 cm,下端左、右两突起之间的距离为5.8 cm,同侧上、下突起之间的距离为2.7 cm。脑面4个突起的结构增加了顶间骨的强度,对保护小脑和脑干起重要作用(图6)。4号摩拉水牛头骨的顶间骨可见,以项线为底边呈不规则的直角三角形,其上部与顶骨相愈合,其底部与枕鳞结合于项线处并与之完全愈合。顶间骨的前后长度为4.0 cm,枕正中嵴长度为5.5 cm,枕嵴在项面上呈弧形向两侧延伸,总长度17.7 cm,枕嵴两端点距离为14.0 cm。枕嵴(项线)明显突出于枕骨所在的平面,枕骨的枕鳞部与侧部存在明显的裂缝,枕正中嵴及枕外隆凸均明显,枕正中嵴的两侧凹陷也明显。顶间骨与枕骨侧部分界明显(图2)。
2号、3号江汉水牛头骨的顶间骨与顶骨及枕鳞相愈合,外表无可见痕迹,脑面的枕内隆凸也不明显。枕骨的枕鳞部与侧部存在明显的缝隙,但枕骨髁间的平面上的枕鳞与其基部则完全愈合。枕正中嵴及枕外隆凸均明显,枕正中嵴的两侧凹陷也明显(图3)。3号江汉水牛头骨的顶间骨与顶骨及枕鳞相愈合,外表无可见痕迹,脑面的枕内隆凸也不明显。枕鳞部的脑面正中有一浅的凹陷,容纳小脑蚓部,其上方有一较不明显的枕内隆凸,隔开大脑和小脑。顶骨、顶间骨和枕骨鳞部合并成一个扁平的弓形骨。这个弓形骨中间的容积最大的枕骨板分布在整个的枕部,而左右两侧的颞骨板则形成位于颅部侧面的左右颞窝。在枕骨板的外侧面上,主要是相当于枕骨外结节的部分以及在正中线上的不发达的枕骨外嵴比较显著的部分保留下来(图4)。
3 顶间骨的形态结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