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新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李新教授是国家著名的中医专家和教师。他从事临床、教育和科学研究近50年。他精通各学科,尤其是肝胆和脾胃疾病。笔者作为其学术继承人有幸随师侍诊, 现将李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胃不和胃也不特则病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已知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与慢性胃炎关系密切, 其他如酗酒、吸烟、十二指肠液反流、自身免疫、药物及饮食因素等也可引起慢性胃炎。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胃脘痛”“痞满”等范畴。
李师认为本病病因主要为:外邪犯胃, 饮食伤胃, 肝气犯胃, 脾胃虚弱。本病病位在胃, 与肝脾关系密切。因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 主受纳腐熟水谷, 胃失和降则发为本病。肝属木, 为刚脏, 性善条达而主疏泄;胃属土, 为多气多血之腑, 喜濡润而主受纳。肝胃之间, 木土相乘, 故肝气郁结, 易于横逆犯胃, 以致气机痞阻, 发为本病。且肝气久郁, 既可出现化火伤阴, 又能导致痰血内结, 导致本病加重。脾与胃互为表里, 经脉互相络属, 同居中焦, 互为表里, 共主升降, 皆系后天之本。故脾病多涉及胃, 胃病亦可及于脾。此外, 本病与肺肾亦有关。肺居上焦, 职司宣发, 脾胃的气化有赖于肺气的展舒。肾为胃之关, 脾胃之运化腐熟赖肾阳之温煦。
2 病机以热实,临床表现为实
李师认为本病应首辨虚实, 次辨寒热气血。本病有邪为实, 无邪为虚。外邪所犯, 食滞内停, 痰湿中阻, 湿热内蕴, 气机失调, 皆为有邪属实, 脾胃虚弱, 或胃阴不足属虚。本病初起多实, 久病多虚, 拒按多实, 喜按多虚。喜冷多热, 喜温多寒。肝脾为藏血统血之脏, 而胃为多气多血之腑, 本病初起, 多在气分, 迁延日久, 则深入血分。李师积多年临床经验, 将慢性胃炎分为以下8种证型, 尤以前4种最为常见。
1 以甘草泻心汤利小汤,调整姜、连用量之轻重
以胃痛隐隐, 喜按为主症。或见神疲乏力, 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 脉弱。方以甘草泻心汤治之。李师临证根据寒热之偏胜, 而调整姜、连用量之轻重。待症减后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
2 以小心移作,疏肝疏肝
以胃痛胀闷, 攻撑连胁为主症。或见嗳气频繁, 大便不畅, 每因情志因素而复作。舌淡, 苔薄白, 脉沉弦。方以柴胡疏肝散治之。李师临证常加郁金、木香理气解郁, 疼痛剧烈, 加川楝子、延胡索以理气止痛。嗳气较频, 加沉香、旋覆花以顺气降逆。
3 治舌红少津之方
以胃痛隐隐, 口燥咽干为主症, 或见大便秘结, 舌红少津, 脉细数。方用一贯煎加减治之。李师推崇叶桂主张“忌刚用柔”, 非常重视保护胃阴, 常加香橼、佛手等理气而不伤阴之品。
4 景岳化肝以养肝以治肝
以胃脘灼痛势急, 烦怒, 口干苦为主症。或见:泛酸嘈杂, 舌红, 苔黄, 脉弦数。方用景岳化肝煎合左金丸治之。李师用左金丸, 一般两者等量, 热重则重用黄连, 少用吴茱萸, 寒重则重用吴茱萸, 少用黄连。
5 平胃散加味
以痞满不舒, 纳呆为主症。或见泛恶, 倦怠乏力, 身重嗜卧, 舌淡胖, 苔白腻, 脉滑。方用平胃散加减。临证时偏热加黄芩、黄连以燥湿清热, 偏寒加干姜、肉桂以温化寒湿。
6 用良附丸治疗高良姜
以胃痛暴作, 恶寒喜湿为主症。或见得热则舒, 逢寒增剧, 喜热饮, 舌淡, 苔薄白, 脉弦紧。方以良附丸加减。李师临证时寒甚者多取高良姜, 少用香附;反之, 以气滞为主者, 则重用香附, 少取高良姜;寒凝气滞等同者, 二者各半。
7 气气所施,各味气之气皆施
以脘胀腹满不食, 嗳腐吞酸为主症。或见吐食, 矢气则舒, 舌淡, 苔厚腻, 脉滑。方用保和丸加减。如胀甚, 加枳实、砂仁、槟榔以行气消滞。
8 3胃郁结型
以胃脘疼痛, 痛有定处, 有针刺感为主症。或见食后则甚, 吐血便黑, 舌质暗, 少苔, 脉涩。方以费伯雄之调营敛肝饮加减。
3 补泻和治胃不忘肝
李师坚持, 如无必须, 断不用贵药、奇药。方末必加甘草10g以调和诸药,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致中和”。其治疗慢性胃炎以常药为主, 然平淡中见神奇。用药特点如下: 1) 通补药结合:通药是具有调理气血, 但易伤正损气的药物, 如枳实、柴胡、陈皮、香附、砂仁等;补药是具有补益作用, 但易阻滞气机的药物, 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熟地黄、山茱萸等。李师常将二者合用使补而不腻, 通而不泻, 收相反相成之功。 2) 治胃不忘肝:当今社会, 由于激烈竞争, 精神紧张, 心理失衡等因素而罹患的病症日渐增多。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 胃为传病之所”。李师善用柴胡、郁金、川楝子等药, 治疗上疏肝以治胃。 3) 调全身气机:李师推崇“百病皆生于气”, 认为治病应首当调畅气机。针对本病, 即宣肺气, 升脾气, 降胃气, 疏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10章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pptx VIP
- [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基础]-晶体结构分析.pptx VIP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pptx VIP
- 中级宏观经济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粤教粤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基础]-超分子化学.pptx VIP
- 2013款上汽通用雪佛兰赛欧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E+H200涡街流量计说明书.pdf VIP
- 20_WD_2021001981_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验收规范.pdf VIP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9章 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