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柄菊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docxVIP

肿柄菊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肿柄菊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泽塘菊是科科科的一种植物,发生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后来,由于观赏和绿化肥料的需要,它被引入世界。现在,泽塘菊分布在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我国在20世纪初曾作为绿肥引入,现在云南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逃逸生长,形成物种入侵。传统上,肿柄菊用来治疗糖尿病、痢疾、疟疾、血肿、肝炎和各种创伤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肿柄菊主要成分是倍半萜类、黄酮类和色原烯等,具有抗炎、抗菌、抗疟、抗糖尿病和抗肿瘤等活性。国内对于肿柄菊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少,仅有1篇周鸿等从云南肿柄菊中分离得到2个倍半萜内酯taginitin A、taginitin C以及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报道。乙酸乙酯部位是肿柄菊活性报道较多的部位,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肿柄菊这一外来物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实验对肿柄菊乙酸乙酯部位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和鉴定,为肿柄菊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试验设备和试剂 显微熔点测定仪(日本Yanaco,温度未校正);核磁共振仪(Bruker-speckospin AC-600P);ESI-MS质谱仪(Varian MAT-212)。柱层析用硅胶H(100-200目和200~300目,烟台市芝罘黄务硅胶开发试验厂),薄层层析用TLC(烟台江友硅胶开发有限公司);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 凝胶(Pharmacia公司); MCI凝胶(三菱化学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IR(Brucker Vector 22检测器)。 1.2 肿柄菊[tithonia,ba.g-qra 肿柄菊药材于2008年9月采自云南蒙自,经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药剂科陈万生教授鉴定为肿柄菊[ (Tithonia diversifolia(HEMSL.) A.Gray] 1.3 td-2-乙酸乙酯的合成 肿柄菊地上部分22 kg,用80%的乙醇渗滤提取,合并乙醇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2 600 g 提取物。将提取物悬浮于水中,依次用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萃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石油醚部位150.9 g、乙酸乙酯部位130.5 g和正丁醇部位160.2 g。取乙酸乙酯部位120.0 g,100~200目硅胶拌样,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20∶1~1∶1)梯度洗脱,得TD-1、TD-2、TD-3、TD-4、TD-5、TD-6共6个部分,TD-3反复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8∶1)得化合物5(47 mg),经MCI凝胶(10%、20%、30%、50%、70%、90%MeOH)和Sephadex LH-20 凝胶(Hexane∶MeOH∶CHCl3=2∶1∶1)得化合物1(9 mg)、3(56 mg)、4(20 mg)、10(85 mg);TD-4经MCI凝胶梯度洗脱(10%~90%)得化合物7(15 mg);TD-5经反复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5∶1),MCI凝胶和Sephadex LH-20凝胶(MeOH∶CHCl3=1∶1)得化合物6(35 mg)、8(206 mg);TD-6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2∶1)和Sephadex LH-20凝胶(MeOH∶CHCl3=1∶1)得化合物2(5 mg)、9(80 mg)。 2 结果 2.1 kjt-pcr机关中的nmr/3 无色针状结晶,m.p.80~81℃,UV(MeOH)λmax(nm):310,279,214。IR(KBr)νmax(cm-1):3 195,2 860,1 700,1 620,1 520。ESI-MS:153.01([ M+H]+),结合氢谱和碳谱确定分子式为C8H8O3。1HNMR(600 MHz,CDCl3):3.96(3H,s,-OCH3),9.83(1H,s,-CHO),7.04(1H,d,J=2.4 Hz,H-2),7.42(1H,d,J=7.2Hz,H-5),7.43(1H,dd,J=2.4,7.2 Hz,H-6);13CNMR(150 MHz,CDCl3):190.9(C-CHO),108.8(C-2),129.9(C-1),147.2(C-3),151.7(C-4),114.4(C-5),127.5(C-6),56.2(C-OCH3)。1HNMR和13CNMR与文献基本一致,确定化合物1为香草醛(vanillin)。 2.2 c-nmr1,3h,d,m,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文档评论(0)

ss_accoun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制作,提供高质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