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研究.docxVIP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研究 慢性唇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初诊症状轻微,容易被忽视。如果长期不愈, 可造成唇红黏膜糜烂, 难治且易反复发作。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7例慢性唇炎患者, 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数据和方法 1.1 配方型材料见表1 57例慢性唇炎患者中, 男41例, 女16例;年龄20~78岁;病变部位单发于下唇者52例, 同时累及上、下唇者5例。主要表现为唇红黏膜干燥、皲裂、脱屑, 有灼热感, 发痒或疼痛, 严重者唇红部肿胀、糜烂, 表面有浅黄色渗出液或出血、结痂等。症状时轻时重, 病程最长12年, 最短3年。 1.2 治疗方法 随机将57例慢性唇炎患者分为两组, Ⅰ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 Ⅱ组为西医治疗组27例。 1.2.1 内汤剂、外施 西医以干燥脱屑为主要表现者用金霉素软膏涂唇部, 每日2~3次;有皲裂渗出、结痂时, 先用3%硼酸溶液湿敷, 待痂皮脱落、渗出消除后, 皲裂基本愈合后涂金霉素软膏。 中医辨证施治方药如下: (1) 内服汤剂以养阴益胃, 清热润燥为主, 用甘露消毒饮加减。方药:生地9g, 熟地9g、黄芩9g、枇杷9g、枳壳9g、石斛9g (先煎) 、桑叶6g、玄参9g、茵陈6g、甘草6g。每日1剂, 水煎2次, 分2次口服。 (2) 如肿胀明显者以清热泻脾、利湿消肿为主, 用泻脾散加减。方药:滑石15g、薏苡仁20g、茵陈30g、白藓皮15g、地肤子15g、蚤休20g、土茯苓30g、木通15g、赤小豆50g、焦三仙15g。每日1剂, 水煎2次, 分2次口服, 7d为一疗程。 (3) 外治:马齿苋30g、金银花20g、黄连10g、水煎浓缩, 洗唇糜烂面, 2~3次/d。 1.2.2 西医治疗组 2 两组疗效比较 显效:糜烂面、皲裂愈合, 红肿消退, 临床无明显自觉症状;有效:糜烂面、皲裂愈合, 红肿基本消退, 少量脱屑或面积缩小;无效:治疗前后局部病损无明显变化。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x2=6.49, 0.05P0.01,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3 中药、汤剂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运用 唇位于口腔的最前部, 是口腔黏膜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的 黏膜组织, 易受到外界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因素的刺激。慢性唇炎在我国北方患病率较高, 这与空气干燥、摄入水分不足、风沙大、日照时间长、维生素缺乏等因素有关。本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唇风”、“唇”、“唇燥裂”等, 属于湿热蕴脾。因口唇为扉门, 由脾所主, 其华在唇, 脾性恶湿, 如湿热病邪侵袭人体或贪凉、饮凉, 湿邪入里, 蕴而化热, 或平素嗜食肥甘酒酪, 助湿生热, 湿热相合蕴结于脾。循经熏蒸口唇, 则唇肿、糜烂。方中生地、熟地、石斛滋阴养血;茵陈、黄芩清热去湿;枳壳理气宽胸、祛湿热;桑叶清泻肺热;玄参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枇杷叶降气和胃;甘草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薏苡仁、土茯苓除湿健脾;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地肤子清湿热祛风止痒;木通、赤小豆清热利尿、消肿。现代医学认为, 慢性唇炎大多数病因不明, 可能与气候干燥、不良的物理、化学刺激 (日晒、化妆、烟酒、吹乐器) 、外伤或感染后处理不当、不良习惯 (小儿舔唇) 等有关。由于长期慢性刺激, 造成唇部血流不畅, 组织供血不足, 细胞代谢障碍。根据本病的病因和几年来的临床观察, 以标本兼治、内外结合, 用中药外洗和西药外涂, 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炎症吸收、组织细胞代谢, 共奏生肌、润唇的作用。同时, 口服中药汤剂, 以清热泻脾、利湿消肿、养阴益胃、清热润燥而治本, 具有无耐药性、无过敏、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唇炎收到疗效高、疗程短的满意效果。 单纯用维生素类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文档评论(0)

ss_accoun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制作,提供高质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