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评价体系例析之知识能力获取群.doc

高中历史:高考评价体系例析之知识能力获取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获取能力群 【评价要素】 “知识获取能力”是指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客观描述世界、科学解释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岀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认识世界、学会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等 教育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3-24页,2019.11. 高考评价体系确立了符合考试评价规律的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群,其中,知识获取能力群是以认识世界为核心的。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基于学科素养导向的关键能力也有所差异、各有侧重。就历史等语言类学科而言,语言解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是知识获取能力群中的考查重点 教育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1页,2019.11. 【试题举例】① (2018全国Ⅲ卷·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B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试题评析】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也是唐宋时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表现之一,在近几年的高考都有所涉及。譬如,2019年海南卷第2题考查了科举制的公平原则,2018年全国Ⅲ卷25题、2016年全国Ⅱ卷25题均考查科举制的意义,2015年全国Ⅰ卷27题借助科举考试状元人数变化的情境,揭示了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促进了文化兴盛的本质,诸如此类。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尽管主题相似,但信息呈现的方式和考查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以2018年全国Ⅲ卷25题为例,从知识获取能力群的考查角度分析,该题主要呈现出这些特点:1、试题信息以表格方式呈现,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语言解码能力和符号理解能力,能在系列数据的比对中提取有效信息。2、试题的选项关联九品中正制、君主专制下的君相关系、科举制度的功能及其社会效应等学科知识,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3、在中国古代,接受教育、参加科举考试是庶民向上流动的一条重要途径。事实上,从学科分类而言,社会流动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因此,试题既体现了科举制的正面激励机制,也打破了学科界限,有助于深化学生的知识建构。 【试题举例】② (2019全国Ⅱ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10分) 【试题评析】 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教学中,仅有市舶司、海禁政策、协定关税等知识关涉海关话题,是零碎不成体系的。近年来,中美贸易争端一直不断,这引发了人们对关税等话题的热切关注。从命题意图来看,本题以康乾时期、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初期三个历史片断的海关税率变化为切入点,既弥补了教学的知识缺陷,又折射了中美贸易争端的时政热点,可谓是一举两得。 试题信息按照纵向时间分布呈现,通过对“不分进出口,……税率总计10%左右”“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等信息的提取和整理,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时间点,海关税率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这就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搜索和符号加工能力。另外,材料一提供的信息,丰富了学生对海禁政策内涵的认知。材料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