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缙教授针灸疗法举隅.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缙教授针灸疗法举隅

针灸和艾灸是一门知识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针灸操作技术尤其重要,尤其是针灸技术,是针灸技术的灵魂,因此,实际的应用尤为重要。张缙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针灸学家、知名学者,从20世纪50年代起致力于针刺手法的研究,他的研究至今已经到了相当精准的程度。张老在针刺手法的研究中涉及了7个大的方面:①练手法基本功的研究;②行针刺手法时进针法的研究;③二十四式单式手法的研究;④以烧山火、透天凉与龙虎龟凤四法为核心的复式手法的研究;⑤针刺补泻的研究;⑥针刺得气的研究;⑦针感的研究。这些研究覆盖了针刺手法的全部。

针刺手法中最基本的是单式手法,单式手法的组合应用就是复式手法。关于单式手法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至元代窦汉卿,在其所著《针经指南》中记有14种手法,明初泉石心(是其号不是其姓名)在《金针赋》里也是讲十四式单式手法。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记述的都是十四法。杨继洲把单式手法简化为下手八法,近人陆瘦燕提出十六法。张老认为单式手法已够繁多,不宜再创新项,进行古法整理,厘定术式,制定标准,才是当务之急。张老从文献的正本清源到临床实践,用20年的时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总结出6句口诀,背诵时可以朗朗上口,分组时可以配对比较,即:揣、爪、循、摄(穴上、经上),摇、盘、捻、搓(左右动作),进、退、提、插(上下动作),刮、弹、飞、摩(在针柄上),动、推、颤、弩(在针身上),按、扪、搜、拨(在穴与针尖上)。

“揣、爪、循、摄”为第1句,前两式是用在穴上的手法,揣的目的是为了找准穴位,用爪切,既可激发经气,又便于从爪痕之处认穴;后两式是用指头循所拟刺之经,用爪甲摄所拟刺之经。此两者宜并用,这是一组连动激发经气的手法。“摇、盘、捻、搓”为第2句,是一组环形的左右向的运针手法,皆系针体沿横轴的左右动作。其动作之特点各有不同,速度与幅度、部位与目的亦各有异,但动作方向皆为左右。“进、退、提、插”为第3句,是一组上下纵向的运针手法,按天、人、地三才针法,其幅度在一部或一部以上者向内为进,向外为退;其幅度在一部之内者向上为提,而向下为插。“刮、弹、飞、摩”为第4句,凡此诸式皆为针柄上之操作,各有具体之术式。“动、推、颤、弩”为第5句,凡此四式,皆为在针身上之操作,整个针身皆参与之,方能完成此四式中之每一式。“按、扪、搜、拨”为第6句,前两式是进针后在经上的运作,后两式则是体现在针尖上来做手法。

张老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无一为张氏杜撰,皆系古典医籍中所载之常用方法,张氏取其多用、且义界清楚、术式易于厘定者,进行归类整理,反复推敲而成。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是针灸技术的高、精、尖部分,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也是针灸医生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笔者有幸拜于张老师门下,听其教诲,耳闻目睹,略有所悟,现将张老师单式手法中的重点部分介绍如下。

1病人肢体力度

“循而摄之,行气之法。”根据《金针赋》“循而摄之”,张老将循、摄并用。循摄在临床上同时应用的方法是以指头与指甲同时在经穴上叩击,由腕踝关节,向上直至肩、髋关节,叩击速度要快,要有一定的力度,要把叩击力量向内“震”。叩时以医者腕关节为轴,三指要并列齐叩,与经呈平行状,以其中一指(多用中指)叩击在大穴上,如此1~2次,每次约2~3s,在针入穴后,得气欠佳时用此法。力度要视病人体质与经气情况而定,一般用于肢体上。循摄同时应用,可激发经气,进而使气至病所。要注意循摄后必须立即运针,两者衔接要紧密,两者脱节或速度慢时多无效。

张老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中,“揣爪循摄”为第一序列,“揣”为找穴,“爪”为宣散气血,使进针无痛。针刺得气后使用的循、摄与进针前的揣、爪用的是同一指法,即揣与循同用指腹,爪与摄同用指甲,所不同的是“揣爪”是用在穴上,是在进针前,“循摄”是用在经上,是在进针后,其目的是激发经气。从整体程序上看,先有揣爪来激发,继之有进针来激发,随后又有循摄来激发,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从不同侧面来激发经气,才能使经气充盈于穴,进而充盈于经,随之用针来整合将经气送至病所。这套程序既有经络理论依据,又是具体的手法所连成的一个激发系统,与历史上的手法叙述和诠释相比,与经络理论的应用相比,确实达到了精微的程度。这是一个系列操作,其中有手法组合程序,有力的作用部位,为了使这个程序能很好地实现,又要有速度的要求,还要有医患间亲密无间的合作与心理的沟通。汉代名医郭玉曾说:“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心手之际,(心)可得解而(口)不得言也。”这是说明经气之变化至微,因而控制的手段就必须至巧。张老循摄手法的运用为针灸临床提供了提高气至病所率的有效手段。

2左右盘盘,把握分限度

“盘法”是将针刺入腹部腧穴得气后,按倒针柄,手持针尾,将针向一个方向盘转(每盘360°)的手法。本法适用于腹部柔软处的腧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