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5000年的古国⽂化,从你这⼉发源……”这是⼈们熟知的歌曲《黄河颂》的歌词.每当⼈们唱起这⾸歌
的时候,就会浸沉在对黄河的⽆限追忆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中华⽂明的发祥地,维系炎黄⼦孙的⾎脉.是中华民族
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
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活.在黄河流域内已经发现了2000多处原始村
落的遗址,它表明在新⽯器时代,祖先们就在这辽阔的⼟地上定居,从事原始的农业⽣产.
新⽯器时代中期,散布在黄河中游黄⼟⾼原上的黄帝族,和当时的蚩尤族、炎帝族同为中国远古时代的3个部族.他们过着迁徙不
定的游牧⽣活.后来炎帝联合黄帝攻杀了蚩尤.不久,炎帝族和黄帝族的⼈民逐渐融合,并定居在陕、⽢、晋地区,共同开发黄河中
下游地区.
3500多年前进⼊奴⾪社会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黄帝的后裔.他们⾃称“华”或“夏”.华族就是汉族的前⾝,所以汉族⼈民都把黄帝
奉为始祖,⾃称为黄帝(也称炎黄)的⼦孙.当时的华族居住在中原地区,⼈们认为中原居四⽅之中,故⼜称这⼀带为“中华”.后来,
华族的⽂化向全国各地传播,“中华”⼆字便成了整个中国的名称.
商王朝的盘庚迁都殷墟(今河南省安阳县),他的势⼒范围已达太⾏⼭与泰⼭之间的华北⼤平原,称为殷帝国.殷朝的⽂化相当发
达,与当时的埃及、巴⽐伦并称为3个古代帝国,是世界古代三⼤⽂化中⼼.在殷墟,⾄今还保存着刻画挺秀、⽂句严密的甲⾻书和
美丽细致的青铜器⽫.可是,在3个古代帝国以外的世界上,⼤多数⼈类还过着原始⽣活.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国是世界⽂化古国之
⼀,古国的⽂化就在黄河的怀抱⾥发祥.
殷朝以后,直⾄北宋,近2500年,黄河流域⼀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化中⼼.西安(古称长安),从西汉⾄隋唐,先后有11个朝代建
都于此,历时1100多年,不仅为中国古代经济、⽂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且为国际间经济、⽂化交流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洛
阳,先后有9个朝代在此建都,历时近千年,故称“九朝古都”.史学家、科学家、⽂学家云集于洛阳,为中国和世界⽂化宝库留下了不
朽的作品.
⼏千年来,黄河流域是封建统治的中⼼,⽽⼴⼤劳动⼈民反对压迫的⽃争也接连不断.秦末的陈胜、吴⼴,两汉的⾚眉、铜马、黄
⼱,隋末的⽡岗军,唐朝的黄巢、王仙芝,明末的李⾃成、张献忠等,都在黄河流域这块⼟地上演出了⼀幕幕雄壮的史剧.抗⽇战争
和解放战争时期,陕⽢宁地区是中国⼈民可靠的⾰命根据地,直⾄伟⼤的中华⼈民共和国成⽴.
⽔⽂特征
源头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脉,但真正源头所在现在依然存有争议.历⼈们对黄河源头的认识有⼀个过程.
《尚书·禹贡》曾有“导河积⽯,⾄于龙门”的记载,“积⽯”在现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治县附近的阿尼玛卿⼭,离黄河源头还有距离.
《⼭海经》、《尔雅》有河出昆仑的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有黄河发源于于阗,东流⾄盐泽,再潜⾏地下,南出为河源的说法
(见于《史记·⼤宛列传》).这些说法都不确切,但却延续到隋唐.
隋唐以后⼈们逐渐对黄河河源建⽴了正确的认识.隋炀帝⼤业五年(609年)灭吐⾕浑后置河源郡,即现今青海果洛藏族⾃治州
和海南藏族⾃治州部分地区,表明⼈们已知黄河发源于此.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为平定吐⾕浑叛乱,将领李靖、侯君集、李
道宗曾率领⼈马到达星宿海⼀带,《新唐书》载他们“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览观河源.”.唐宋以来,长期将星宿海称为黄河
源头.
⾄元代⼈们开始对对黄河河源进⾏实地考察.元⾄元⼗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实等⼈勘察黄河河源,对星宿海⼀带作
了详细考察.1315年潘昂霄根据都实的调查写成《河源志》⼀书,明确指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西南百余⾥处,该处有“⽔从地涌出
如井,其井百余”.
清康熙帝四⼗三年(1704年)康熙帝命拉锡、舒兰探黄河河源.他们到达星宿海,发现星宿海上源还有三条河流,但并未追⾄源
头.拉锡、舒兰归京后绘有《河源图》,舒兰还写有《河源记》.康熙帝末年组织全国性的地形测量,康熙帝五⼗六年(1717年)
派喇嘛楚⼉沁藏布、兰⽊占巴及理藩院主事胜住等⼈前往河源地区进⾏测量,此⾏“逾河源,涉万⾥”,回京后将测量结果绘⼊《皇
舆全览图》.此次测绘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绘制出来.
清乾隆帝四⼗七年(1782年)乾隆帝命门侍卫阿弥达“恭祭河源”.阿弥达到达星宿海以西300⾥处,对星宿海上源三条河流进⾏
了实地勘查,认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曲)为黄河上源.
中华⼈民共和国成⽴后,对黄河源头进⾏了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