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心中永远的痛——谈孔乙己的“伤疤”论文.docxVIP

孔乙己心中永远的痛——谈孔乙己的“伤疤”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乙己心中永远的痛

——谈孔乙己的“伤疤”

摘要:多次品读《孔乙己》,我心中感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伤疤”二字。孔乙己外在的伤疤,使得他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这样冷漠的嘲笑将孔乙己一步步推向死亡的边缘。殊不知,真正将孔乙己推向死亡的,却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的伤疤。这伤疤成了孔乙己心中永远的痛,这种悲痛也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内心深处。

关键词:孔乙己伤疤痛

初读《孔乙己》,更多感觉是想笑;再读《孔乙己》,心中更多的是感叹和同情。再细加品读《孔乙己》,文中“伤疤”二字,格外触目,在细读咀嚼之后,我心中有了很多触动。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初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不知为何,这一句话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始,似乎觉得这句话挺好笑,如同那些喝酒的人笑孔乙己一样。可等我再次细读整篇小说,尤其是“品读”过几遍后,我心中却忽然有了不一样的体味,文中两次看似不经意地提到的“伤疤”,却似乎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

“他身材很高大;轻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这是作者第一次对孔乙己作的外貌描写。第二次提到“伤疤”,便是孔乙己第一次登场时,在咸亨酒店中被一些喝酒之人所取笑,“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初读之时,我未曾怎么在意,自己只是不自觉地笑了一下而已,似乎感觉到了鲁迅先生的幽默。然而细品之后,方才慢慢感受到其中深意。

孔乙己脸上“时常夹些伤痕”,为何会“时常”?在酒店中,一些酒客取笑他“又添新伤疤了”,为何是“又添”?将这两者合在一起,便给了我们一个暗示:孔乙己经常遭人殴打。这一点,我们可以在酒客那里得到证实:“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这是酒客嘲笑孔乙己的话,却也说明了孔乙己常遭人殴打的事实以及被殴打的原因。对此,孔乙己虽然为自己争辩,但我们都不难看出这不过是诡辩罢了,他那“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他。在我们读者看来,此时的孔乙己,恐怕是可恶多于可怜,因为,虽然他年老穷困,虽然他常被人取笑,虽然他常遭人殴打,但是,他却懒惰,他却偷窃,他却屡“打”不改,这一切,很难让人给予他更多的同情,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然而,小说的情节并没有停止于此,它还要往下继续发展,孔乙己的“伤疤”也还要往深处继续升级。当他偷书偷到丁举人家后,便遭到丁举人残忍的毒打,以至于最后被打折了腿。如果说,什么是导致孔乙己最后走向死亡的最直接的原因,我觉得,就是这次毒打。孔乙己屡次偷书,于是也便屡屡遭打,然而他旧“伤疤”未好,却已经忘了疼,最后只能带着让自己痛苦,却让别人取笑的“伤疤”,在众人的嘲笑和取乐声中走向了读者们所未知的死亡。孔乙己一生的最后时刻无疑是悲惨的,他喝完了温好的酒,用他老瘦的双手,撑着地,挪着身子离开了酒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们没有亲眼见到孔乙己死去,所以说“大约”,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活吗?所以说“的确”。

但我觉得,让孔乙己感到最为痛苦的“伤疤”,却并不仅在他外在的身体上,而是更在他“心中”,这也是导致孔乙己最终走向死亡的一个根本原因。当别人取笑孔乙己脸上的伤疤时,他不回答,可当别人问他“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却“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可见,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没有考取功名,便成了孔乙己心中永远的痛,也成了他自己最大、最痛的“伤疤”。平时,孔乙己或许还可以自命清高、自欺欺人一下,来掩藏他那最大的“伤疤”,也还可以借喝酒来麻醉一下他那伤痕累累的心。然而,在他周围的那些人,总是喜欢揭他的“伤疤”,拿着孔乙己的伤疤当做他们喝酒时的“谈资”,殊不知那“店内外充满了的快活的空气”,都是建立在孔乙己内心痛苦的基础上的。这些麻木之人,拿着别人的悲剧当成可以给自己带来欢笑的喜剧,拿着别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快乐,他们对孔乙己只有取笑而毫无同情,更不会给予丝毫帮助,这些麻木冷漠之人的存在,加速了孔乙己走向死亡。而在那时的中国社会,这样的人还少吗?弱者挥刀向更弱者,被欺压者转而欺压更弱者,这是社会的顽疾,深植于这群人内心里。这样一层层的下来,总有最弱的一个,那便是“孔乙己”。孔乙己很不幸,他还有一些善良的品质未得到发扬便被这无情的社会所吞噬了。在他之后,便是那些看客们,麻木且不自觉,他们乐意见到身边一个个如自己般挣扎的人在冷漠和暴力中被消灭,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谈,却不知道马上就轮到他自己。

设想如果孔乙己考取了功名,还会有人取笑他吗?他还会被丁举人打折腿吗?他还会在别人的嘲笑声中,一步步悲惨地走向死亡吗?如果孔乙己考取了功名,他也许会再上演一出“范进中举”的闹剧,那些平时取笑他的酒客们,会像《范进中举》中的乡邻们那样,送鸡、送酒、送钱,而丁举人则会像张乡绅那样,主动上门巴结讨好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