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女英雄传》中戏曲元素的作用.docVIP

浅析《儿女英雄传》中戏曲元素的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儿女英雄传》中戏曲元素的作用

摘要:《儿女英雄传》是清代满族文学家文康的代表作,书中多次涉及到有关戏曲的描写,作者借助这些戏曲元素来塑造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并增添了语言的趣味性,同时,这些戏曲元素还起到了连接故事情节、暗示下文内容的作用,对书中戏曲元素的作用做出考察,不仅能够丰富有关此书的研究成果,同时对相关戏曲学的研究也有所助益。

关键词:《儿女英雄传》??戏曲??作用

《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日下新书》,是一部具有英雄传奇、才子佳人、武侠小说等多种因素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满族人文康。目前,有关此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者考证、民俗文化及语言学等方面,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拓展。此外,据笔者统计,书中共有15回涉及到戏曲,而这些戏曲元素却鲜少有人研究,因此笔者愿在前辈先贤的研究基础之上,就《儿女英雄传》中戏曲元素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希望为有关此书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一、戏曲元素与人物塑造

在《儿女英雄传》中,文康常常运用戏曲元素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在安学海及邓九公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安学海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文人,带有知识分子的威严气质,对于看戏这种市井活动并不感兴趣。书中邓九公就有这么两句话:“我平日见老弟你那不爱听戏,等闲连个戏馆子也不肯下”[1],“姑奶奶,你不用合他提那个听戏,这桩事警不动他”[1],听戏是当时人们常见的娱乐活动,而安学海平日里几乎从不听戏,这与他严肃的文人形象是相符合的。除此之外,书中第三十九回也写到:“安老爷此时倒落得一个人呆坐在那里看戏。无如老爷的天性又生来的合看戏这桩事不甚相近,甚么叫作宾白合套、切末排场,平日一概不曾留过这番心,更讲不到梆子二簧了”[1],这段话说安学海连“宾白合套”“切末排场”这些基本的戏曲知识都不是很明白,由此体现出他折矩周规、严肃正派的形象特征。

安学海是文康笔下的“完人”,具有诸多美好的品德。作为父亲,他教子有方。书中说到“外头的戏馆、饭庄、东西两庙不肯教他(安公子)混跑”[1],安太太也说:“玉格这么大了,连出去逛个庙听个戏都不会”[1],这种做法与安家书香门第的状况及安学海对看戏的态度有关,安学海一直要求儿子走读书科举的正道,因此不允许他到鱼龙混杂的戏馆去。同时这些描述也是一种伏笔,为下文安骥考取功名,一路仕进做了铺垫。此外,安学海为人十分勤俭。书中张亲家听闻安骥高中,想要庆祝一番,安学海却说:“要是打算唱戏作贺,可断使不得,这却不敢奉命”[1],唱戏是红白喜事常见的活动,安骥高中是安家的大喜事,安学海却直言拒绝唱戏作贺,始终恪守勤俭的美德。

与安学海不同,书中另一人物鄧九公十分爱看戏,他对戏有自己的偏好。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邓九公道:“果然昨日换了一个‘和甚么班唱的整本的《施公案》,倒对我的劲儿。我第一爱听那张桂兰盗去施公的御赐‘代天巡狩如朕亲临那面金牌,施公访到凤凰张七家里,不但不罪他,倒叫副将黄天霸合他成其好事,真正宽宏大量,说的起宰相肚子里撑得下船”。安老爷便道:“我的哥!那是戏!”他道:“老弟,这戏可是咱们大清国的实在事儿呀!慢说施公的尽忠报国无人不知,就连那黄天霸的老儿飞镖黄三太,我都赶上见过的。那才称得起绿林中一条好汉呢”[1]。邓九公爱听《施公案》中的故事,喜欢施公、黄三太、黄天霸这些忠义双全的人物,是因为这些人物与他个人的价值取向相契合。在文康的笔下,邓九公就是个绿林好汉的形象,他不拘小节,忠义仁厚,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这与戏中的人物具有类似的品格,这段话表面上是邓九公讲戏,实际上是在借助戏曲中的人物反映邓九公的形象特点。

除了上述所说的安学海、邓九公外,书中对安骥的老师程师爷的描写也十分精彩。第三十七回说到安骥高中,程师爷前来庆贺,当时长姐儿有一段心理活动:“这位师老爷连我们大爷都教得起,纵然不能照戏上扮的刘备老爷的那位诸葛军师那么个气派儿……掉在地上,也不至于像《春香儿闹学》上的陈最良”[1],这里提到的陈最良是《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私塾先生,他自幼习儒,却连考几十年未中,最后沦落到杜府给女眷讲学,可谓仕途不顺。长姐儿觉得这位程师爷总得比陈最良强一些,但事实上程师爷的仕途并不顺利,后文安学海在感谢程师爷对安骥的教导时,程师爷的表现也只是“只低了头,红了脸,一时无话”[1],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安学海忠信仁厚的为人,还暗示了程师爷的仕途不顺及不太高的教书水平,这种叙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喜剧效果。

运用戏曲元素塑造人物形象,能够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同时戏曲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使语言变得更加活泼,增添了喜剧效果。

二、戏曲元素与情节发展

在《儿女英雄传》中,戏曲元素作为媒介,不仅能够引起下文的情节,使整个故事串联在一起,甚至还具有暗示下文的作用。

《儿女英雄传》整本书的故事源自安学海被河台陷害入狱,而其入狱的原因是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