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阅读,让阅读教学更有成效 论文.docxVIP

多元阅读,让阅读教学更有成效 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2

多元阅读,让阅读教学更有成效

——有效阅读教学设计实例解析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优质、高效的阅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那什么样的阅读教学才是行之有效的呢?下面通过几个教学片段对这一问题做简单探讨。

【案例1】:

《千人糕》教学片段(本人在学校骨干教师示范课上执教)

上课伊始,我首先出示各种糕点的图片,让孩子们说一说看到这些糕点,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然后揭题质疑。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你了解了哪些信

息?你最想弄明白什么问题?(学生静静地想了一会儿,纷纷举手)

生:我想知道这糕为什么叫千人糕?

生:我特别想弄明白这千人糕有多大(边说边笑)?

生:我想知道千人糕的味道怎么样?

生:千人糕是一千个人做的糕吗?

生:我想知道还有没有其它事物也叫千人什么的,比如千人小汽车,千人衣(班级学生哄堂大笑)?

生:我最关心的是这个千人糕好不好吃?

……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接着,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问题写在导学案的质疑问答纸上,然后投影相关问题,和孩子们一起为问题排序,并归纳起来,标上序号:

1、这糕为什么叫千人糕?

2、千人糕是如何做成的?

之后的学习,孩子们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字里行间留下自己的收获,学生的学习热情饱满高涨,课文的重难点迎刃而解。

【案例2】:

《找春天》教学片段(伍老师在校青年教师达标课上执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一文中有这样一处描写:“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在教学这一片段时,伍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的内容,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可是由于孩子们的生活体验有限,很难体会到春天的美。读得更无色彩,从孩子们的脸上也丝毫感觉不到找到春天后又惊奇又喜悦的心情。于是伍老师改变教学策略,指名学生朗读。

师:孩子们,让我们闭上眼睛,跟着小朋友们的脚步一起去寻找春天?(孩子读得很动情,其余的孩子闭着眼睛,听得特别投入。)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还有各种五颜六色的小花。

生:我看到了地面上冒出来的点点嫩芽。

生:我听到了小溪发出的叮叮咚咚的响声,那声音真悦耳!

师:看到这么多美景,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老师也想走进春的奇妙世界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好。(师感情充沛地范读,学生蠢蠢欲动,纷纷举起小手)

师:你想说什么呢?

生:老师,你读得真好,我觉得仿佛听到了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和哗啦哗啦的流水声。

生:我仿佛看到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那可爱的样子。

生:一朵一朵的小野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真是美丽极了。

师:孩子们,你们想感受一下春天这个“害羞的小姑娘”瞬间眉眼含笑、轻歌曼舞、琴声飞扬吗?那就再细心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像画面。(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书本读起来,此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之情。)

【案例3】:

《姥姥的剪纸》教学片段(刘老师在青年教师连片教研观摩课上执教)

师: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可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了剪纸,其中有这样一幅是这样的:

出示课本插图,质疑: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谈体会。

师:带着姥姥对“我”浓浓的情意再次朗读课文吧!

师:姥姥静静地站在村子的路口,望着远方,此时,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播放音乐及姥姥说的话,听到姥姥深情的话语,“我”又会对姥姥说些什么呢?

生纷纷举手,动情的叙述着。

(在音乐中)出示语句,生齐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和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此时此刻,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会场上的每一位老师,都读懂了作者的那颗心,沉浸于作者的那个梦里,浓浓的祖孙情,感动着每一个人。

【案例4】: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胡老师在市小学语文名特优教师观摩课上执教)

师出示别人劝阻父亲的话:

——“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生读,你听出了什么?

师:父亲是怎么表现的?

师出示:

“谁愿意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生再读,你发现了什么?

此刻,胡老师即兴发挥,模仿旁观者的语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齐读父亲的话。师生分角色朗读,再次感受父亲伟大而感人的形象,体会感人至深的父子情。

【认识与评析】——

认识一:引导质疑,让阅读教学更精彩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有效阅读的重要途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