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5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新人教版选修5。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中国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特点;

2.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3.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及应对策略;

4.分析我国地质灾害典型案例,如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

5.结合晋江市周边地质环境,探讨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分布特点,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培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人地协调观。

2.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分析地质灾害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实地考察、模拟演练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应对策略,提高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结合晋江市周边地质环境,让学生了解本地区地质灾害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提升对区域环境的认知。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地质灾害的危害和防治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保护环境、减少灾害中的责任和使命,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知识重点: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特点及防治措施。

-技能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地质灾害案例的能力,掌握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1)地质灾害类型及成因

-地震:地壳运动产生的震动,讲解构造地震、火山地震等类型。

-山体滑坡:地表松散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下滑,阐述坡度、岩性等因素的影响。

-泥石流:山区突发性洪水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分析降雨、地质条件等成因。

-地面塌陷:地下矿藏开采、地下水过度抽取等导致地面沉降,介绍其形成机制。

(2)地质灾害分布特点

-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及构造活动带,如汶川地震、唐山大地震等。

-山体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

-地面塌陷: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如城市、矿区等。

(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震:加强地震监测、预警,提高建筑抗震设防能力,普及地震知识。

-山体滑坡、泥石流:植被恢复、护坡工程,加强监测预警,合理规划土地开发。

-地面塌陷:控制地下开采,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开展地面塌陷监测。

2.教学难点

-知识难点: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分布规律及防治技术的应用。

-技能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1)成因机制

-难点解析:地震的成因涉及板块构造、断层活动等复杂地质过程,需要结合实例讲解。

-教学策略:通过动画、模型等手段,直观展示地震、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过程。

(2)分布规律

-难点解析:地质灾害分布与地质环境、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规律。

-教学策略:采用地图、图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地质灾害在我国的空间分布特点。

(3)防治技术及应用

-难点解析: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如地质工程、环境保护等,学生较难理解。

-教学策略:组织实地考察,邀请专家讲座,让学生了解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新人教版选修5《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材,以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

-提供地质灾害相关的学习资料,如地质灾害科普读物、案例分析等。

2.辅助材料:

-准备地质灾害类型的图片、分布图、成因机制图等,以便课堂上直观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收集地质灾害典型案例的视频资料,如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搜集与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相关的图片、图表、工程案例等,以加深学生对防治技术的了解。

3.实验器材:

-准备地震模拟器、地质模型等实验器材,用于模拟地震、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体验。

-确保实验器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前进行实验操作培训,确保学生安全。

4.教室布置:

-根据教学需求,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摆放实验操作台,便于学生进行地质灾害模拟实验。

-在教室内张贴地质灾害相关图片、图表,营造学习氛围。

5.其他资源:

-邀请地质学专家、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师等进行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

-布置课前课后作业,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网络资源、图书馆书籍等,主动学习地质灾害相关知识。

-与当地地质部门、学校周边社区合作,了解本地区地质灾害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实践调查的机会。

教学实施

文档评论(0)

wei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