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千古佳作,诗中用词准确生动的描绘了长江波澜壮阔和天门山雄奇壮丽的美景,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感悟古诗描绘的美景。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处处都有迷人的风光。文人墨客用妙笔描绘着大好河山,唐代诗人李白游历了名山古川,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篇,今天我们来学习《望天门山》。

二、解文题

“望”是指从远处看。天门山是安徽省东梁山和西梁山的合称,两座山隔江对立,像一座天然的门户,非常险峻,所以叫“天门山”。

三、知作者

1、作者介绍: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

2、创作背景:

李白25岁时离开自己的家乡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被眼前雄奇秀美的长江景色吸引住,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

四、明诗意

1、听范读,划分节奏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理解前两句诗

(1)结合注释理解

断:从中间断开楚江:长江回:回旋、回转

诗意: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形成回旋。

(2)“回”字的作用

回意指回旋,这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更加汹涌。

(3)欣赏图片感受特点

天门山:陡峭险峻长江水:碧绿清澈

3、理解后两句诗

(1)结合注释理解

出:出现独:单独

诗意:两岸的青山相对耸出,一叶孤舟从水天相接的天边驶来。

(2)欣赏图片感受特点

青山:相对出现孤舟:从天边驶来

4、诗中景物

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红日

动词的好处

从断、开、流、回、出、来六个动词中,体会到长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

四、悟诗情

作者从“望”字着眼,前两句先描写山川气势,乘舟顺流而下,当望到孤帆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在阳光的映衬下,景色优美怡人,令作者无比惊喜激动。

五、课堂小结

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气势,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以及乐观豪迈的情怀。

六、拓展积累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课下作业

背诵古诗,把诗人看到的景色画下来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