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等词语,理解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的含义。
了解物候学的相关知识,包括什么是物候、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典雅的特点。
学习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提高学生的说明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内容,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教学难点
探究物候现象的来临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理解这些因素的逻辑关系。
引导学生将物候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讲授法:系统讲解物候学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文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物候现象,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多媒体展示四季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自然现象,如春天花朵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树叶飘落、冬天白雪皑皑等。
2.提问学生:从这些图片中,你们能感受到大自然在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语言吗?大自然是如何向我们传达这些信息的呢?由此引出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1.简要介绍作者竺可桢。竺可桢是我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在气象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他一生坚持写日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气象资料。
2.说明本文的写作背景。本文是竺可桢根据长期观察和研究物候学的成果写成的,旨在普及物候学知识,让读者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重点讲解以下生字词:
字词积累
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
次第:依次。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
风雪载途: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多音字:载(zǎi,记载;zài,载重)
形似字:衰(shuāi,衰老)与哀(āi,悲哀)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答案。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给予指导。
5.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物候: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学: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说明顺序: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先介绍物候学的基本概念,再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然后阐述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20分钟)
1.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举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作用:通过列举北京1962年与1961年、1960年物候记录的对比,具体说明了物候现象的来临因年份不同而有差异,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