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急诊科毒蛇咬伤护理误区查房课件
前言站在急诊科的护士站,窗外的蝉鸣裹着夏末的湿热灌进来。最近半个月,我们科已经收了7例毒蛇咬伤患者——比去年同期多了3例。看着治疗室里正在接受抗蛇毒血清治疗的患者,我翻了翻病历本,想起上周那个被五步蛇咬伤的老伯:他老伴用麻绳把伤肢捆得发紫,自己拿刀片划开伤口“放毒血”,结果送到医院时,肿胀已经蔓延到大腿根,凝血功能几乎崩溃。
这让我想起年初参加全国急诊护理学术会议时,专家反复强调的“毒蛇咬伤护理误区”——绑扎过紧、切开排毒、自行吸毒、盲目冰敷……这些看似“有效”的“土方法”,往往加速了毒素扩散或组织坏死。作为急诊护理人员,我们不仅要处理伤口,更要纠正这些误区,因为每一个错误操作,都可能让患者从“可治”变成“危重”。
今天的查房,我们就以7月20日收治的一例蝮蛇咬伤患者为切入点,从病例到护理全程复盘,重点梳理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误区雷区”,希望能为大家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病例介绍先说说我们科7月20日收治的患者老陈,58岁,农民。7月20日上午9点在玉米地劳作时,左足背被一条“深褐色、短粗、头呈三角形”的蛇咬伤(后经鉴定为蝮蛇)。
受伤后至就诊前经过:老陈被咬伤后,立刻让同行的工友用细铁丝在左小腿中下1/3处绑扎(未记录松紧度),随后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在伤口处划了3道约1cm长的切口,挤压出少量血性液体。因疼痛和担心“蛇毒攻心”,他步行2公里到村口小卖部,又坐摩的颠簸40分钟到我院,到达时间为11:20(咬伤后2小时20分钟)。
入院时主诉:左足背剧烈疼痛,头晕、恶心,视物模糊。
体格检查:T37.8℃,P112次/分,R22次/分,BP105/68mmHg;左足背可见2个针尖样牙痕,周围皮肤紫斑、肿胀,肿胀范围达左膝关节下10cm,局部皮温高,触痛明显;左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足趾皮肤苍白、感觉减退;神志清,烦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
病例介绍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3.2×10?/L,中性粒细胞85%;凝血功能:PT22秒(正常11-14秒),APTT58秒(正常25-35秒),纤维蛋白原1.2g/L(正常2-4g/L),D-二聚体5.6mg/L(正常<0.5mg/L);心肌酶CK-MB35U/L(正常0-25U/L);肾功能:肌酐118μmol/L(正常53-106μmol/L)。
初步诊断:蝮蛇咬伤(左足背);蛇毒中毒(血液毒为主);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损伤(代偿期)。
老陈的案例里,从院前急救到入院初期护理,藏着好几个典型误区——这也是我们今天查房的重点。
护理评估拿到老陈的病例,我们的护理评估必须从“时间线”和“多维度”展开。
1.病史评估:
致伤蛇种:通过患者描述的蛇形态(头三角形、短粗、深褐色),结合本地蛇类分布,初步判断为蝮蛇(血液毒为主,兼有神经毒)。明确蛇种对后续抗蛇毒血清选择至关重要,但临床中很多患者未看清蛇形,此时需结合症状快速判断(血液毒以肿胀、出血、凝血障碍为主;神经毒以肌无力、呼吸抑制为主)。
咬伤时间与处理:咬伤后2小时20分钟就诊,黄金救治时间(4-6小时内)未错过,但院前绑扎(铁丝)、切开(水果刀)、步行及颠簸(加速毒素吸收)均为高危操作。
护理评估2.体格评估:
局部表现:肿胀范围(膝关节下10cm)提示毒素扩散快;紫斑、皮温高、触痛是炎症反应和毒素破坏血管的表现;足背动脉减弱、足趾苍白提示绑扎过紧导致的缺血(铁丝无弹性,长时间压迫易致组织坏死)。
全身表现:头晕、恶心、视物模糊是毒素入血后的神经毒性反应;心率快、血压偏低(代偿期)提示循环系统受影响;体温升高(37.8℃)可能与毒素刺激或继发感染有关。
3.实验室评估:
凝血功能异常(PT、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D-二聚体升高)提示DIC早期;
心肌酶升高(CK-MB)提示心肌细胞可能受损;
肌酐轻度升高(118μmol/L)提示肾灌注不足或毒素导致的肾小管损伤。
护理评估4.心理社会评估:
老陈是家里主要劳动力,担心“治不好会残废”,反复问“会不会截肢”;老伴在旁抹眼泪,自责“不该让他自己处理伤口”。两人对毒蛇咬伤的认知仅停留在“放毒血”“捆紧点”,对规范治疗缺乏信任——这也是很多农村患者的普遍心理。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列出了5项核心护理诊断,每项都紧扣“误区纠正”:
1.急性疼痛(与蛇毒刺激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及绑扎过紧导致缺血有关):患者VAS评分8分(10分制),主诉“像火烧一样疼”。
2.组织灌注无效(与绑扎过紧、毒素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左足背动脉减弱,足趾苍白、感觉减退。
3.潜在并发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