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急诊科电击伤后心肺功能监测查房课件
01前言
前言凌晨三点的急诊抢救室,心电监护仪的“滴滴”声混着消毒水的气味在空气中流淌。我站在12床旁,看着患者张先生因电击后急促起伏的胸廓,突然想起上个月科里的病例讨论——电击伤,这个看似“瞬间”的伤害,实则像一颗埋在人体内的“定时炸弹”,尤其是对心肺系统的损伤,往往在最初的“平静期”后才露出狰狞面目。
根据《中国急救医学》2024年最新数据,我国每年因电击伤就诊的患者约12万例,其中18%需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而心肺功能衰竭是此类患者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电击通过人体时,电流不仅直接损伤心肌细胞,还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电解质紊乱,甚至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这些都会在短时间内让心脏从“正常跳动”变成“乱码机器”。更棘手的是,部分患者就诊时看似“清醒”,但心肌损伤标志物可能在6-12小时后才达到峰值,稍有疏忽就可能错过最佳救治窗口。
前言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正是这样一例典型的“电击伤后心肺功能监测”病例。通过复盘整个救治过程,希望能为大家梳理出一套“动态、精准、人文”的护理逻辑——从接触患者的第一刻起,心肺监测就不是“单项任务”,而是贯穿整个救治周期的“生命防线”。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患者张先生,35岁,建筑工人,2025年3月15日19:30由120送入我院急诊科。主诉:“检修工地临时线路时触碰到裸露电线,瞬间被弹开,意识丧失约2分钟。”
致伤经过:现场目击者描述,患者右手接触220V电线(未断电),身体未接地,电流经右手→胸部→左下肢导出,接触时间约3秒。工友立即切断电源,患者苏醒后自述“胸口发闷、喘不上气”,无呕吐、抽搐,由救护车转运。
入院时查体:T36.8℃,P118次/分(律不齐),R28次/分(浅快),BP98/62mmHg,SpO?92%(未吸氧)。意识清楚,痛苦面容,右手掌可见3cm×2cm焦痂(Ⅰ度烧伤),左小腿外侧有1cm×1cm皮肤破损(电流出口)。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可闻及期前收缩,约5次/分。
辅助检查(入院30分钟内):
病例介绍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性期前收缩,V2-V4导联ST段压低0.1mV;
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0.08ng/mL(正常<0.04),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5U/L(正常<24);
血气分析:pH7.35,PaO?78mmHg,PaCO?38mmHg,BE-3mmol/L;
电解质:K?3.2mmol/L(偏低),Na?138mmol/L;
胸部CT:双肺纹理增多,未见明显渗出。
初步诊断:电击伤(Ⅱ度),心肌损伤,低钾血症。
此刻,我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患者虽意识清楚,但心率快、氧饱和度低,cTnI已升高,需警惕心肌损伤进展;电流经胸部传导,可能损伤心脏传导系统;低钾会增加心律失常风险。”一场与时间的“心肺保卫战”,就此拉开序幕。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电击伤的护理评估,就像“剥洋葱”——表面是皮肤损伤,核心是内脏尤其是心肺的隐匿性伤害。我们从“接触患者-持续观察-动态调整”三个阶段展开。
初始接触评估(入院0-1小时)主观资料:患者主诉“胸口发紧,像压了块石头,呼吸要‘用力吸’”,否认头痛、腹痛,无肢体麻木;家属补充“他平时身体好,很少生病,就是最近赶工累”。
客观资料:除生命体征外,重点关注:
皮肤损伤:入口(右手掌)焦痂干燥,无渗液;出口(左小腿)皮肤破损处有少量渗血,周围皮肤苍白(提示局部血管损伤);
心肺体征:触诊心尖搏动位置正常,未及震颤;听诊第一心音低钝,偶闻“咚-哒”的期前收缩;双肺呼吸音对称,未闻及哮鸣音或湿啰音;
外周循环:四肢末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正常<2秒),提示外周灌注不足。
持续动态评估(入院1-24小时)电击伤后6-12小时是心肌损伤的“爆发期”,我们每2小时复查一次:症状变化:患者自述“胸口更闷了,咳嗽时疼”,查体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提示肺间质水肿)。电解质:入院12小时,K?2.9mmol/L(补钾后仍低,提示细胞内钾转移或持续丢失);心肌酶谱:入院6小时,cTnI升至0.35ng/mL(诊断心肌梗死的临界值为0.09),CK-MB42U/L;心电监护:入院2小时,心率波动在105-120次/分,出现2次成对室早;血气分析:入院8小时,PaO?降至70mmHg(吸氧2L/min),SpO?90%;
关键评估点总结1通过以上评估,我们抓住了三个核心问题:2心肌细胞损伤进行性加重,存在急性心肌损伤甚至梗死风险;4低氧血症进展,可能发展为急性肺损伤(AL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