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届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
尼采《菩恶之彼岸》的道德批判
黄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I内容摘要】本文旨在梳理尼采在《善恶之彼岸》一书中提出的未来哲学的构想,其意图和基
础.《善恶之彼岸》作为“未来哲学的序曲”在尼采的著作中占有独特地位,该书为未来哲
学建立了理论基础并规定了“重估价值”的主题.通过对以往哲学和基督教的批判,尼采将
现代性的弊病归因于错误地理解“生活”和古代哲学彖的意图,并以“强力意志”学说为依
据,企图摧毁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进而重塑生活意义、对抗虚无主义.
【关键词】强力意志虚无主义善恶之彼岸
.对根本的价值问题的思考,即关于善与恶、对与错的问题,通常可以诉诸权威和习俗获
得答案。但是,这并非哲学的方式。哲学作为人类理智对万物原则的探寻,势必要超越通常
习俗的限制,涉足那些源始的、深层的或混沌的领域。哲学区分了属于习俗的东西和本性(自
然)的东西。。
在尼采的语境里,“道德”完全不是现今通常意义上的道德,既不是一个具体的行为规
范,也不是一种规范系统,而是代表一种生活的方式,或者更谨慎地说,是一种生活方式中
的核心内容。因此尼采的“道德批判”也就不是对道德的批判,而是对生活的整体批判。同
时.既然哲学被视为生活的核心,道德批判本身也就必然包含对哲学自身的反思。
“生活”是尼采始终思考的内容。而一旦生活本身作为人类活动的现实、目的和标准被
提出来,那么对永恒的“自然”的沉思看起来就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根本的价值问题
必定有基于存在论或宇宙论唯一永恒的答案,看起来就没有意义了。对于尼采来说,真正的
哲学家要做的事,就是从根本处着手,把哲学从错误的道路上带回来,从新带回生活之中。
在作为“未来哲学序曲”的著作《善恶之彼岸》中,他立足真实的“生活一和“强力意志”
批判现代社会,否定“善”与“恶”以及习俗的道德价值,鼓吹“残酷”,自称为“不道德
主义者”;全部这些,并不只是简单地表明道德观,而是直接反对一种生活——大众的平庸
和虚无主义。而“序曲”的真正意义,是呼唤一种积极的未来的哲学,为未来的乐章“重估
一切价值”描绘蓝图、确立基础。而新哲学将重塑健康的生活。
“自然”最初被发现,是由于爱智慧的人们将它从习俗的和神圣的事务中分离出来,这
是“追求真理”的起点。对于生活的问题,人们习惯于依靠传统,从习俗中找到答案,因为
习俗是长期以来为几乎所有入所接受的生活指南。但习俗并不意味着出于自然就是好的,尽
管它确保了某种有限的“正确”。习俗恰恰是混同了“善”与“正确”,使其自身表面上成为
自圆其说的合理系统,从而遮蔽了自然。留不仅如此,“远古的”与“神圣的”也往往被等同
起来,于是谈论自然的人们不仅面对着来自习俗或政治的压力,还有来自宗教或神学的反驳,
后则同样作为生活的终极真理和根据,地位并不亚于哲学——也就是说,人们势必在二者中
间选择一个来统治另一个。四
对于尼采来说,哲学还不仅仅意味着谈论自然,哲学本身已经积累了沉甸甸的历史,对
所有这些知识都有必要重新考察;另一方面,虚无主义的时代似乎无所谓宗教,但是宗教本
身仍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思考人类灵魂的界限。未来的哲学要在上述
o[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3,第三章‘自然权力观念的起源
o同上
o[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3.76页
156
第四届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
问题中确立自身,因而据施特劳的说法,《善恶之彼岸》的结构根据论题被如此安排:第四
章《格言和插曲》将全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用来论述哲学和宗教,第二部分主要
是道德和政治”。①未来哲学的意图和基础将在第一部分中被阐明
一、“生活力和强力意志
在《善恶之彼岸》一开始,尼采就批判地审视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而他“为了解释一
位哲学家的最冷僻的形而上学主张如何在实际上有可能,总是先问自己:他欲求何种道德”。
吲哲学被要求必须面对生活,这也就是要闯,他们坚持怎样的生活理想和目标。尼采仔细地
挑选某些哲学家和概念作为自己的对手,略过了琐碎的具体的研究,长驱直入,把握深处的
核心,最终将哲学史,以及哲学的生活理想的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