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爱弥儿,教育者的心灵鸡汤--读《爱弥儿》有感.pdf
爱弥儿,教育者的心灵鸡汤
———读 《爱弥儿》有感
宋贝朵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453007)
读完卢梭的教育哲学专著——— 《爱弥尔》后,我感触颇深。其深 对于孩子怎样娇惯都不为过。尤其对青年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入浅出的写作风格蕴涵着卢梭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真知灼见,为我打开 而这个孩子必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孩子自然失去了与挫折交锋的机
了另一扇思维的窗,指引着我开拓专业视野,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 会,而变得懦弱、依赖,没有主心骨。
这本世界名著的魅力在于,它让我静下心来思考我们的幼儿教育方向 自然教育还体现在对待孩子犯错误的问题上。卢梭提倡自然惩罚
是否科学。下面,我就其中的一些观点谈谈自己的理解。 法,行动多于口讯,即通过不良行为引起的消极后果惩罚犯错的孩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 子。我记忆中,有位老师就做得相当不错。现在孩子营养丰富,比较
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 早熟和叛逆。传统的惩罚方法是行不通的,纯粹说教只会让孩子更反
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 感,那该怎么办呢?这时候,自然惩罚法就派上用场了。让孩子通过
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 “自食恶果”来学会成长是很有效的一种教育方法。比如,有学生早
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 恋,他不是在旁边劝阻说早恋如何荒废学业。而是等到这个学生真正
的事情;我宁愿让一个孩子到十岁的时候长得身高五尺而不愿他有什 “吃亏”时,老师才来点拨,效果甚好。
么判断的能力。” 卢梭的生平决定了这本教育专著的高度,它丰富的经验是这本教
这句话是整本书的精髓,它体现了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即教育要 育专著诞生的积淀。一个瑞士日内瓦钟表匠的儿子,家境贫寒,当过
顺应儿童的天性和儿童的自然生长规律。因为儿童有其特殊性。实施 学徒、仆役,一辈子颠沛流离,辗转流浪。他崇尚自然,行为不拘,
于儿童的教育也应该有其特殊性。否则,幼儿长大之后就会变得面目 率性而为。虽只受过两年正规教育,却成为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
全非,不是成人期待的丰满甜美的样子。有些老师和家长拔苗助长, 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一天教师也没有当过,却写出了千古绝唱
为了追求业绩一味地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或者对孩子过早施教,殊 的教育经典著作 《爱弥尔》。这部他构思20年,撰写3 年的巨作刚一
不知这样做反使孩子累死在了起跑线上或者过早地丧失了求知的动力 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在教育上掀起一场哥白尼式的革
和兴趣。施压的过程类似 “催熟”,就像半熟半生的水果,虽然外表 命。卢梭塑造的爱弥尔,既有哲学家的头脑,又有劳动者的身手,而
诱人,但果实酸涩,导致悲剧的酿成。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中出现很多 且有改革家的品德;具有不为社会和环境所歪曲、不受习俗和偏见支
“催熟”现象。我想,我们应该反思这种现象。 配的人性,拥有人与生俱来的自由、平等、淳朴、良知和善。这也是
儿童有自己的思想,在这个时候教育者若能有技巧地进行引导, 他自己人格的一个映射,让人钦佩不已。
就能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提升孩子的创新能力的关键。而很多成人 卢梭的 《爱弥儿》有着比较完整的结构,但并非完美至极。也有
本身就丧失了这种能力,偏偏想代替孩子的想法,这是多么的愚蠢。 不少的观点我不赞同。首先,他把德育推迟至十五岁以后,这是不可
卢梭认为孩子在童年时期不需要理性,因为理性阻碍着幼儿身体的发 取的。无数的鲜活事例证明,品行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先学做人再学
展。让我们来想一想,卢梭为什么这样说。 做事,孩子的德育需要周围的人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来塑造孩子
孩子若很理性,他便会懂得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学业成 的性格和品德。潜移默化中将好的行为和道德渗透在孩子的脑海里,
绩,这样便会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