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人画的审美思想根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人画的审美思想根源.pdf

第 1期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No.1 2011年 01月 JournalofHunanInstituteofHumanities,ScienceandTechnology Jan.2011 论文人画的审美思想根源 刘剑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湖南娄底 417001 [摘 要]文人画 自古以来都是作为深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士大夫抒发胸臆的一种形式,因而其作品究其根源必然受 到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 “动静有常,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 “得意忘言,道通为一”和佛家思想 申的 “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对文人画审美影响深远。 [关键词]文人画;审美思想根源;道家;儒家;佛家 [中圈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712 2011 ol一0084—02 文人画,亦称 “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 人画家的士大夫深受其熏陶,必然会将此精神与文化跃然 社会 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区别于 民问画工和宫廷画 纸上 。 院职业画家的绘画。陈师 曾解释文人画时有精辟见解 : 儒家讲 “常”,“变”及其关系是表明宇宙万物的常住性 “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 和变动性,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哲学 术上之功夫 ,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 范畴。“常”指恒久,不变,常住的意义,和 “静”即静止相 文‘人画……。同时,他还提出了文人画之四要素:“第一 通,“变”为更,改易、动、化 、权 通权达变 ,儒家 自然哲学 人品,第二学 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 ,具此 四者,乃能完 所探讨的常变问题就是指常与变的关系,以及变的过程,规 善”…。娄宇在 《文人画的审美价值取 向——论文人画对 律、内容和形式、动和静的关系,变与物的关系等问题,而文 “逸格”境层的审美追求》一文中亦对此有如下理解,他认 人画中亦崇尚静穆 ,恒定而又提倡 “变化万千,而不露端 为广义的文人画应该是它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 倪”。“画之逸格,最难其俦 ,拙规矩于方 圆,精研于彩绘, 夫所作之画,有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家之画,狭义地讲: 笔简形具,得之 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 ,故 曰之逸格 文人画以 “士气标举”,以 “逸”为宗 旨,多取材山水 、花鸟、 尔”,因而文人画的精神 ,在于守常知变,在于士大夫主体 梅兰竹菊和木石,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 ,强调 个性的高扬,他们不趋时流、重个性、尚主观,在于作品中表 意韵,重视画中意境的构造等等。因而可以说 ,文人画是以 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 ,这是它的精髓之所在。他们不沿袭 士大夫为主体 ,以山水、花鸟、人物、梅兰竹菊等为载体,通 固有法式,反对拘泥于技作以及知识的把握,不囿于规矩、 过水墨渲淡及诗、书、印信相结合的形式,以形写神,以意造 法度,重视性灵的抒发,对艺术规律有着融会贯通的认识, 型,从而借以抒发文人之胸臆,缘情言志,奇情于物,体现出 对绘画语汇有独到的创造 ,对人生本质有深刻 的体验 ,对个 知识文人对 自身素养的不断完善,及 自身品格的不断追求 体生命有着独特的表露和阐释。这恰好是和只知守 “常”, 与超越 。 而不知 “变”的院体画相反的。 文人画从一肇始就是以传统文化教育的佼佼者、文人 同时,作为儒家思想的 “大大夫”人格不能不提,这与 士大夫为代表,这就不可避免使文人画的审美思想根源必 其说是孟子所构建的理想人格模式,毋宁说是孟子构建其 须受以下三大思想的影响,它们分别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思 理想文人人格体系的基本精神的气质,所谓 “善浩然之 想 。 气”,“气至大至刚”。 “直养而无害”,“于天地之间”,故而 一 儒家思想 :动静有常 ,浩然正气 文人画家坚守道德高度,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以人格等同 儒家是我国影响最为深远,思想体系最为严谨 ,散播最 于画格,以浩然之正气来养画就不难理解了,“窃观 自古奇 为广泛的一种文化,可 以说 中华五千年,没有儒学思想,就 迹 ,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递艺 ,探赜钩深,高雅之 不可能有中国悠久的文化,辉煌 的历史,它是 中国文化最为 情 ,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格不得不高……”。 华丽的一章。它对每个文人都起着或深或浅的关系,故文 荆浩 《笔法记》中提 “六要”中亦提到 “气”,“气”指阳 [收稿 日期]2010—11—12. [作者简介]刘剑峰 1978一 ,男,湖南涟源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讲师,硕士 ,研 究方向:国画。 总第 118期 刘剑峰:论文人画的审美思想根源 ·85 · 刚之美矣,这种阳刚之美至大、至刚、至纯,他是画家纯洁的 画外之意

文档评论(0)

kfigrm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