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与哲学转向.pdf
2014年第1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o.12014
OF V01.54
第54卷 JOURNALSUNYAT—SENUNIVERSITY
SCIENCE GeneralNo.247
(总247期) (SOCIAL EDITION)
论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与哲学转向术
王兴国
摘要:牟宗三致力建构的“道德的形上学”是20世纪形上学的集大成者,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当代形上
学的典范,一方面代表了中圜哲学在其现代化过程中的自我转型,另一方面代表着中国哲学以其特有的非实
体主义与可能的“身体的形上学”姿态屹立于世界哲学之林。它在哲学上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当代
新儒家哲学的高峰已经完全浮帛水面;而且预示着哲学在20世纪历经“语言转向”“身体转向”与“菲实体主
义转向”的同时或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转向的到来,这就是形上学的工夫论的转向。
关键词: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语言转向;身体转向;非实体主义转向;T.夫论转向
中图分类号:132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14)Ol一0118一13
览观20世纪以来的世界哲学,形上学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在“拒斥形上学”的呼声中,西方哲学
Heide—
实现了“语言的转向”,迎来了“分析的时代”,又行将到“身体的转向”。尽管有海德格尔(Martin
gger)之辈痛斥西方哲学史是一部(遗去、遮蔽和)遗忘形上学的历史,试图在对“物是什么”的追问中重
新找回形上学并复兴形上学…,但形上学、Ik已不再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主流,甚至归于沉寂而式微;相反,
在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中,形上学得到复兴,而且迎来了巅峰时代。在20世纪的中国哲学中,形上
学的大家辈出,群星灿烂,光彩夺目,从熊十力经冯友兰和金岳霖到方东美、唐君毅和牟宗三,无不是形
上学的泰山北斗。牟宗三致力建构的“道德的形上学”无疑是20世纪形上学的集大成者,是具有重大
意义的当代形上学的典范。它的活脱见世,犹如火凤凰(涅巢)的重生,代表了形上学的复活与重兴。
它既是古代的,也是当代的。因为它保留与继承了中国古代形上学的精髓与活的精神,同时获取了当代
哲学的意识与形态。就是说,牟宗三在当代哲学的思辨中实现了中国哲学的“语言转向”,重开中国古
代的非实体形上学与“身体的形上学’’之门,复活了中国古代的形上学——一种非实体的形上学,同时
包含着一套“身体的形上学”,因而他的形上学又不同于古代与当代既有的形上学。它既是中国的,也
ArthurWilliam
是西方的。因为它会通中西,分别从两位不同的当代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与维
Kant),以康德思理综融古今西方哲学,由
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走向18世纪的康德(Immanuel
重开康德哲学之门而重开中国哲学之门,在中国哲学中复活康德,藉康德哲学的复活而复兴中国的非实
体形上学,不仅避开了西方实体形上学本体论论证的死路,而且融摄分析哲学与语言哲学之长,使其与
中国固有的体道证道传统相结合,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意义、新“铸模”与新流程中,使中国的非实体形
$收稿日期:2013—旬5一13
基金项目:深圳大学团队创新项目“当代新儒学与海外当代中国哲学的诠释学”(09TDCXOI)
作者简介:王兴国,深圳大学哲学系、国学研究所教授(深圳518060)。
①参见【德]海德格尔著,熊伟、王庚节译:《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7、20—2l、25、4、8、9、
社,2010年,第l—4、42—’49、50--56、215—216页。
】】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