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一桂《楚黔山水册》疑点辨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邹一桂《楚黔山水册》疑点辨析   在近年一次陈列布展中,笔者见到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清代雍乾时期翰林画家邹一桂的《楚黔山水册》册页,所绘内容为湖南和贵州风景名胜,以贵州景点为多。欣赏时,发现画中诗句有错别字,于是便作了一番查证。笔者对邹一桂的书画风格不甚了解,一时也找不到邹氏其他书画作品比对,只是通过册页的序、跋、印奄、题识并结合地方文献作辅助查考,却又发现了诸多疑点。冒昧撰写成文,以供收藏爱好者参考。      《楚黔山水册》      《楚黔山水册》,纸本,纵32.3厘米,横32,7厘米,木板封面。邹一桂(1686~1772年),字原褒,号小山,又号让卿,晚号二知老人。江苏无锡人,雍正丁未(1727年)二甲进士第一名,乾隆朝累迁内阁学士、加礼部尚书等职。工绘事。曾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六年(1741年)任贵州学政。赴任期间,多次游历楚黔山水,深有感悟,并将所识倾于笔端。《楚黔山水册》据称便是他的山水作品。1960年,北京宝古斋鉴于此作地方文化价值突出,特转售贵州省博物馆。此本原无名称,该名称是贵州省博物馆根据内容而定出。又因此本额题有“山水观我”四字,而邹一桂在自序中也以此四字来点明作画的中心思想,故而又有人称之为《山水观我册》。   全本内容依次为额题、自序、22帧山水图页及张鹏种、郑珍、窦奉家各人一跋,以蝴蝶装装裱成册。 额题为“山水观我”篆书,分两字一页,无上下款题,左右下角钤有三枚押角印。右下角为“晋隋唐琴斋”朱文长方章,左下角两枚朱文方章、上为“山东夏大”,下为“幻馀室”,应都是收藏章,出处不明。   自序一帧,行楷书写。序中将册页来历交代得十分清楚,并尤为强调“山水观我”的主题思想。   22帧册页前五图写湘西景色,余皆描绘贵州风光。图中题有五言、七言诗一二首至七八首不等,个别是题文。每幅画都钤有一至三枚作者印章,除少数印文模糊不清,能识出的有“一桂之印”“邹生”“乙桂”“’止卿”“原褒”“小山”“道侃后裔”等。   张鹏种跋右边已残损,部分文字漫漶难辨。跋中“盘江恕浪亦平潮”句不通,应是“怒”字错写成“恕”,又有“移得蓬壶……”两句中似有一句衍文。张鹏种,字天飞,号南华,雍正丁未(1727年)进士,授检讨,乾隆时仕至詹事。诗才敏捷,善山水。   郑珍跋为两首七绝,第一首尾补一“绿”字,未作任何说明。有人认为是改首字之错。从郑跋中推知此册约在咸丰九年(1859年)为蹇子振收藏。蹇氏名诜(一作铣),字子振,生卒年不详,贵州遵义人。郑珍(1806 1864年),字子尹,号柴翁,贵州遵义人,道光举人,著名经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著述颇丰。   窦奉家跋是七言长诗,没有时间款。窦氏生平不详,《续遵义府志》(民国)仅载其咸丰六年任遵义知府,咸丰十年又任一年。      历史上对此册页的相关记载      历史上贵州经济文化相对滞后。《楚黔山水册》作为京城大吏兼知名画家的珍贵墨迹,加之所反映的又主要是贵州山水,因而长期以来就受到贵州人或与贵州有关的人士的密切关注,并在一些贵州地方志中详细记载。   清人李宗防嘉庆十八年(1813年)以太子中允职视学黔中,著有《黔记》。其中对邹一桂的这本画册作了较全面的介绍。书云:“邹小山一桂自作《楚黔山水画册》,笔墨精妙,题句皆关考证。……此册于道光三年为卓海帆少京兆所得。海帆观余《黔中记》,遂以赠余,因全录其册中诗文以资考证。”然而李宗防所记只有十二景,题目依次为:《鸡公岭》《涵碧潭》《照壁山》《题东山十二景和潘橡亭元韵》(即贵博藏本的《东山》)《石阡》《白水河》《飞云岩》《相见坡》《辰溪》《帮洞》《天柱县》《雪崖洞》,与贵博现藏本的题目大多一致,诗文也大体相同,但仔细对照,许多内容都有差别。比如,《黔记》中也载有邹一桂的自序全文,两相对照,只是个别字句有出入,却可引出很大的疑点――李本是“得景十二帧”,而不是“二十二帧”。   无独有偶,清光绪时,贵州遵义人黎庶昌也见到了邹一桂的楚黔山水册子,而且指明就是在蹇子振处。黎庶昌(1837―1898年),字莼斋,近代著名外交家。治学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与郑珍、莫友芝是海内公认的黔中近代学术代表。光绪十年(1884年),黎氏因母亲去世,返遵守孝,十三年(1887年)服阕,从家返京,以日记形式将沿途事情记述下来,编成《丁亥入都纪程》,其中有云:   “四月初九……至海棠溪,蹇子振诜亲家已遣人相迎,过江入重庆……。”   “四月十三日,子振尽发所藏出示……,又有邹小山一桂《楚黔山水小景》册子,画《穿石》《清浪滩》……凡二十二幅,各系以诗。末有张鹏?诗一幅,郑子尹珍徵君诗一幅。自来名人能画,罕有及黔景者,实可宝贵。今归子振,以黔画而依黔人,物亦所得,冥冥中殆有护持之者。”   黎氏所记题目与贵博藏本大致相符,只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