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思维方式视角下语篇特征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思维方式视角下语篇特征研究

英汉思维方式视角下语篇特征研究   张家口学院外语学院   摘要:英汉语篇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因为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的表达是受思维方式支配的,因此英汉语篇的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西方人与东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入手,培养学生对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敏感性,从而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语篇;语篇特征;思维方式   一、从英汉语篇的基本差异看语篇特征   首先,从语言逻辑的角度来看,英语语篇的结构为直线型而汉语语篇的结构为螺旋型。直线型的语篇的结构通常是先开门见山地说明主题,之后再详细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而螺旋型的语篇的结构则是先对主题进行铺垫,之后再切入主题。我们可以通过例子来看一下英汉语篇的结构上的差异。   例1 The assertion that it wa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for a people to enjoy its basic rights unless it was able to determine freely its political status and to ensure freely its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now scarcely contested.   如果一个民族不能自由地决定其政治地位,不能自由地保证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要享受其基本权利,即便不是不可能,也是不容易的。这一论断,几乎是毋庸置疑的。   从例1中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表达和汉语表达的结构和语序是不同的。该英语语篇先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再详细地说明观点,是直线型思维模式;而对应的汉语语篇是以螺旋型的思维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一般情况下,语篇的结构存在叙事部分和表态部分,英语语篇的结构通常是表态部分即判断、结论等内容在前,叙事部分即事实、描写等内容在后,也就是先总述后分述,或者先说明结果再叙述经过,而汉语语篇的结构顺序往往相反。句中的成分如果有长短部分,英语的语篇通常是先短后长,头轻脚重; 而汉语语篇的顺序则是先长后短,头重脚轻。如例1中英语的语篇先采用形式主语it使句子结构完整,后面再引出真正的主语,而汉语的语篇结构则是把真正的主语放在前面叙述。汉语语篇在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方面通常按照从前到后、从因到果、从假设到推论、从假设到结论这样的顺序排列,而英语则不然。   其次,英汉语篇在衔接和连贯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   例2 Several times on his trip to China, which he made as a guest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ill’s birthday occurred while he was in Beijing.   比尔作为中国政府的客人访问中国,很多次都赶上在北京过生日。   例3 Zhou Enlai arranged for experts from Beijing University to give Bill some up-to-date information he wanted.   比尔想了解一些新的情况,周恩来就安排北京大学的专家向他作介绍。   从例2和例3中可以看出,这两个例子的英语表达用的都是主从复合句,各有一个定语从句,例2的汉语表达是一个主语带两个并列的谓语;例3 的汉语表达是用了两个并列的分句。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英语文章中会大量使用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而汉语则不用这么多的表达形式。英语句子中使用主从关系的情况很多,这样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层次;而汉语句子则多用并列谓语或并列分句,并列关系居多,句子的层次并不明显。   例4 It may seem strange to put into the same packet 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wo political revolutions. But the fact is that they were all social revolutions.   把一场工业革命同两次政治革命归作一类似乎有点奇怪,但事实上这三次革命都是社会革命。   可以看出,例4的英语表达是两句话,汉语表达合成了一句。英语表达中第二句用代词they指代第一句中提到的revolutions,对应的汉语表达却没有用代词,而用了实词“这三次革命”。这也是英汉语篇的又一个特点,即英语语篇中重复的内容较少,如果在一句话里或相连的几句话里需要重复某个词语,则多用代词来代替,或者可能使用其他方式来避免重复;而汉语语篇中重复的内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