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学生作文自由呼吸
让学生作文自由呼吸
摘要:现在高中作文的教学仍缺乏真正的实效性,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反复强化一些写作技巧、方法等,而这些对学生的写作并什么明显的效用。笔者从两个大方面对作文教学中问题的症结进行了探微,并且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指出出路及具体对策――让学生的写作真正实现“绿色写作”。
关键词:三大“流行病” “启发式”对话 绿色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058-02
提到作文,大部分的语文教师是怕教或是无从教起,即便是教了,作文的教学仍缺乏真正的实效性,有些教师在上作文指导课之前千方百计地寻找一些写作学的基础理论、技巧方法和与之相关的实践材料,在课上反复强化,到头来这些作文教学中的“花拳绣腿”对学生而言并无太大的效用,实际上学生依然是按照其固有的习惯的方式周而复始地应付每次的作文任务。可以说,我们每一位身处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深切地体会到作文教学的艰辛,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一问题,它的症结在哪里?我们的路在何方?
1 作文教学问题症结探微
1.1三大“病症”在作文过程中的渗透与流行
曾经有人把当前青少年“流行病”归结为三种:“贫血”――缺少真情和激情,“缺钙”――缺乏远大理想和坚强的意志,“脑膜炎”――懒于理性思考,跟着感觉走。这样概括也许有其刻薄之处,然而我们确实应该看到这“三大流行病”在中学生作文中表现得非常盛行。不可否认,社会的虚躁浮华的风气,现代教育体制中的完全功利主义的倾向以及片面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对这些病症的产生与蔓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学校教育不正有职责担当起“医治”的重任吗?更何况这“三大流行病”在作文中的流行势必会损害我们的语文教学。
1.2作文教学的中的误区
1.2.1作文教学中主次颠倒造成的悖论
作文过程是主体性、创造性特别强的活动,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展现与张扬,但是我们现在仍处在考试作文的桎梏中,“考试”对作文最为看重的就是种种规矩或是作文的外部特征,而不是精神内质的自由创造。学生在“考试”要求下写作文缺少快乐,缺少激情,作文活动沦为谄媚阅卷老师的道具,作文因而失去了它最需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生的写作背离了“作文”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语文教师所千方百计所追寻的写作理论、写作技巧倒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斩杀学生自由创作意志的快刀。本来是为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而作的努力却恰恰又起到相反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这一让我们老师感到困惑不已的尴尬局面已经让我们的作文教学陷入了极大的困境,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期待走出困境。
1.2.2作文教学中源与流不分
作文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写什么文章要写得好先决条件是要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见闻,相当的思维能力。”概括起张老先生所强调的作文的“源”是两个方面造就的:一是生活和阅读,二是思想和思维。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这个源头又抓住了多少呢?不可否认现实中我们的大部分精力总是纠缠在一次次具体的写作技法的演练中,教师的作文教学一次次地向枯竭的源泉去挖掘“希望的甘泉”,学生则是靠着自已修炼的“闭门造车”之功、“投机谄媚”之技去写作文,造成作文主题轻浅甜腻、感情浮躁虚滑、内容庸常空洞。超越写作能力的层面,以上问题还会带来更大的后果那就是对人的精神成长的损害:习惯于别人的约束,人云亦云,虚假矫情导致学生缺少真挚善感的心灵;思想的缺失使其缺少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投机的习惯使其缺少直面现实坚持真理的精神,缺少自主独立大胆创新的精神。
2 让写作能“自由呼吸”
2.1“疗治”三大“流行病”在每一节语文课上
2.1.1阅读――生活――感动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果说一个人缺少感动,缺少因为经常感动而带来的激情,那么从他笔端流出的文字要么是一堆没生气的枯草,要么是处处矫情的落英。没有灵魂的枯草全无生命气息,杂乱无章;处处矫情的落英,失去了生命力也只会虚作姿态,显得浮夸空洞。而这样的文章在我们广大的高中学生中随处可见,甚至达到比比皆是的地步,仔细寻究,那些作文写得干巴巴毫无生命力的人往往是生活中学习中缺少激情与真情的人。据观察,这一类“贫血症”患者往往就是那些生活中大咧咧,做人比较粗心,做事大而化之的人,他们中也不乏那些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生。我想,要提高他们的“造血”功能,就要不断地涤荡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被世俗庸常意念所“遮蔽”的“真性情”展露出来。流动的血液是温暖,展露出的真性情是美丽的,我们的语文课要不断地给予学生“感动”。
苏教版高一必修的第一专题是一个活动体验的板块,有一篇课文《十八岁和其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