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公园保护遗址模式探析 ——以丝路古桥公园为例.docx.pdfVIP

005.公园保护遗址模式探析 ——以丝路古桥公园为例.docx.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公园保护遗址模式探析 —— 以丝路古桥公园为例 崔溶芯,魏巍 摘要:遗址是文化探源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遗址保护作为民族自信、优秀 文化传承的重要立足点,探究其保护模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文化自信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以公园的方 式进行遗址保护成效显著。本文根据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探究遗址保护的新趋势,提出遗址保护模式的 创新意义,以丝路古桥公园为实例,提出遗址保护的技术要点,以期为遗址保护模式、遗址展示方式提供 新思路。 关键词:遗址保护,公园建设,保护模式,沙河古桥 近年来,我国对自然、文化遗产也愈加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多处遗址的文物保护做出 重要指示批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文物说话”、“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 千秋”,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展现了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展现了 遗址保护的重要性。“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探究遗址保护模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华文化的传承、民族情感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1 遗址保护新趋势 中国拥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至2017年7月,中国已有52 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 一。国务院先后公布了13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七批共429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遗址的保护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 《关于加强和改善文 物工作的通知》中就提到了 “大遗址保护”,2002年国家文物局提交了 《“大遗址”保护 “十五”计划》,并制定了多个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17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7年修订)、《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0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2004)、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等。到目前已形成了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为主体,以各地方、各部门颁布的行政法规为辅的中国文物保护法规体系。 在遗址保护的理念和方法上,虽然我国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各专家学者也均在进行积 极有益的探索,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到主动的规划性保护;从“打补丁式”的局部保护到着 眼于遗址规模和格局的全面保护;从单纯的本体保护到兼顾遗址环境的综合性保护;从“画 地为牢”式的封闭保护到与民众共享保护成果的开放式保护;从性质专一的文物遗产保护工 程到推动城市发展、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 ,已经形成了一定理论基础。2 现行遗址公园保护模式和遗址保护区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入,遗址 保护模式已呈现出更加强调遗址历史环境完整性、强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强调展示与 利用的趋势。在遗址得到利用的同时,也面临着过度开发的现实问题,所以文化遗址的可持 续发展也成为研究的重点课题。 现将遗址保护新趋势从三方面进行总结。首先,保护要素方面,从重视遗址本体的单一 文化要素保护,向文化要素与自然要素共同作用形成复合遗址景观、文化景观保护的方向发 展,从重视遗址地 “点”、“面”的保护,向整合区域间遗址合力的“大型遗址群”、“线性遗 址群”保护的方向发展;其次,展示类型方面,从遗址的静态展示、陈列展示、覆罩展示,3 向遗址的动态展示、活态展示方向发展,强调遗址保护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强调遗址全民共 享的公共属性;最后,利用程度方面,本文在遗址保护实践中对其利用模式进行了不断地探 索,从众多实践案例中汲取经验,形成遗址保护的合理利用,把握好度,在遗址承载力内进 行遗址利用的控制性引导,对游人容量进行调控。 2 创新保护模式 遗址保护模式在我国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文物保护模式 (1.0版本),即 单纯的对文物本体进行保护,到考虑到遗址的原真性与完整性,形成的遗址保护模式 (2.0 版本),即包括遗址本体和遗址周边历史文化环境的整体保护。遗址保护模式的发展代表着 我国遗址保护研究成果的进步。 随着遗址保护模式的发展与实践研究的深入,开放式的、全程参与式的遗址保护模式是 否就是对遗址最好的保护,成为项目组探讨的主要问题。在丝路古桥公园景观规划项目中, 对遗址保护模式进行了探索。在遗址保护模式 (2.0版本)基础上进行提升和创新,形成了 遗址保护模式的3.0版本,即对遗址进行低干扰展示的保护模式。遗址保护展示模式不仅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