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肝损害患者的药学监护.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本资料提示近年来寄生虫感染所致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有下降趋势,可能与人们卫生水平提高有关, 而变态反性疾病所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有增 一例肝损害患者的药学监护 病例分析 男,47岁,已婚 患者基本情况 主诉: 身黄、目黄1月 病史: 患者于2013年10月末出现身黄、目黄,进行性加重,未经处理,伴有周身皮肤瘙痒,恶心、呕吐,每日约10余次,为胃内容物,腹胀、偶有上腹部隐痛,无肩背部放射痛,与饮食、体位和按压与否无关,每日腹泻10余次,稀水样便,无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伴有头晕、乏力。11月18日就诊于浑南门诊,超声:中度脂肪肝,化验肝功明显异常,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病来进食差,睡眠差,无发热,有明显消瘦,具体体重波动不详。 既往史 既往健康,于2013年9月中旬摔倒,双手、双上肢和上颌部受伤,就诊于当地医院,上颌部缝合20余针,之后静滴抗炎药物治疗1周,具体不详,期间口服多种药物,否认肝炎等疾病,但20余年饮酒史,1斤/天。 查体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面容晦暗,周身皮肤粘膜有黄染,无皮疹,巩膜黄染。 诊断:黄疸原因待查、脂肪肝 关注点:1.肝损害原因 外伤 9月中旬 间断服用 去痛片 2片 奥美拉唑 2片 1/日 西咪替丁 2粒 1/日 阿莫西林 2片 3/日 牛黄解毒片 共4-5袋 身黄、目黄、瘙痒 症状进行加重 10月底 抗生素治疗8天 11月18日 总胆红素 467.5umol/L ↑;直胆281.8umol/L↑; [ALT]104U/L↑; [AST]252U/L↑; [AKP]316U/L↑; [GGT]2458U/L↑; [TBA]676.8umol/L↑; [ALB]21.9g/L↓; 停用药物 瘙痒好转、黄染明显 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史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也叫药物性肝炎,是指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在应用药物治疗剂量的药物,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程度不同的直接或间接的肝脏损害,多为急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 ①有与药物性肝损伤发病规律相一致的潜伏期; ②有停药后异常肝脏指标迅速恢复的临床过程; ③必须排除其他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 ④再次用药反应阳性。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①+②+③,或前3项中有2项符合,加上第④项,均可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 疑似病例: ①用药与肝损伤之间存在合理的时序关系,但同时存在可能导致肝损伤的其他病因或疾病状态; ②用药与发生肝损伤的时序关系评价没有达到相关性评价的提示水平,但也没有导致肝损伤的其他病因或临床证据。 对于疑似病例,应采用国际共识意见的RUCAM评分系统进行量化评估。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3 1. 患者有多种药物暴露史,肝损害明显进展与用药时间相关性良好(多为8周内)。 2. 肝外系统表现+: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出现明显皮疹、皮肤瘙痒, 消化道反应等症状,停药后症状逐渐好转,但未检测肝功能指标。 3. 既往身体健康,结合饮酒史,可能存在酒精性脂肪肝(既往未明确)。 对原有肝病患者病情稳定但应用某些药物后又加重肝损害者也考虑与药物有关。 常见的易致肝损害的药物有: 1. 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等。 2. 抗肿瘤药:环磷酰胺、氨甲蝶呤,顺铂、卡铂。 3. 解热镇痛药:醋氨粉、去痛片、消炎痛、布洛芬等。 4. 抗生素:青霉素、磺胺、红霉素、酮康唑、制霉菌素等。 5. 中草药(主要是含有黄药子、苍耳子、雷公藤、贯众等)。 6. 心血管药:胺碘酮、华法林等。 7. 抗甲亢类:甲硫咪唑、丙硫氧嘧啶。 8. 激素类:雌激素、皮质类固醇、口服避孕药等。 9. 降脂类:他汀类(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非诺贝、烟酸等。 10. 抗糖尿病类:达美康、优降糖、降糖灵等。 11. 抗过敏药物: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12. 抗溃疡药物: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静滴抗生素、阿莫西林 考虑患者可能为酒精性脂肪肝基础上 药物引起的肝损害 肝损害的分类标准: --------------国际共识会议意见 1.肝细胞损伤型:ALT2×ULN或ALT/碱性磷酸酶(AKP)≥5; 2.胆汁淤积型:AKP2×ULN或ALT/AKP≤2; 3.混合型:ALT和AKP均2×ULN且ALT/AKP介于2~5之间。 入院后辅助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514.4u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 [DBIL]365.4umol/L↑; [ALT]105U/L↑; [AST]268U/L↑; 血清碱性磷酸酶 [AKP]323U/L↑; 胆汁淤积性肝损害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