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营销礼仪 目 录 项目一 汽车营销礼仪概述 项目二 汽车营销人员仪表礼仪 项目三 汽车营销人员仪态规范 项目五 位次礼仪 项目四 汽车营销人员服务语言 目 录 项目七 沟通与应对技巧 项目八 商务通信礼仪 项目九 汽车4S企业售后服务流程及规范 项目六 接待礼仪 项目六 接待礼仪 项目要求 P90 课题一 见面礼仪 在交往中,见面时行一个标准的见面礼,会给对方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直接体现出施礼者良好的修养的需要。 一、日常礼貌用语 人们在交际中,根据交际对象、时间、风俗文化等的不同,常采用不同的问候语。 1.问候语 2.欢迎语 “欢迎您(Welcome you)!”“见到您很高兴(Nice to meet you)!”“再次见到您很愉快(It is nice to see you again)!” 3.回敬语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通常情况下,只有你受到了对方的热情帮助、鼓励、尊重、赏识、关心、服务等都可使用回敬语。 如:“谢谢”“多谢”“非常感谢”“麻烦您了”“让您费心了”。 4.致歉语 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会出现由于组织的原因或是个人的失误,给交际对象带来了麻烦、损失,或是未能满足对方的要求和需求,此时应使用致歉语。 常用的致歉语有:“抱歉”或“对不起”(Sorry),“很抱歉”(Very sorry,so sorry),“请原谅”(Pardon),“打扰您了,先生”(Sorry to have bothered you,sir),“真抱歉,让您久等了”(So sorry to keep you waiting so long)等。 课题一 见面礼仪 5.祝贺语 祝贺用语很多,可根据实际情况精心选择。 常用的祝贺语有:“恭喜恭喜”“祝您成功”“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您新婚幸福、白头偕老”“祝您好运”“祝您健康”等。 6.道别语 交际双方交谈过后,在分手时,人们常常使用道别语,最常用的道别语是“再见”(Goodbye)。 7.道别语 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出于礼貌,常常用请托语,以示对交际对象的尊重。最常用的是“请”,其次,人们还常常使用“拜托”“劳驾”“借光”等。 课题一 见面礼仪 二、称谓礼仪 称谓指的是人们在商务交往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因此不能随便乱用。 (一)称谓的种类 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 1.职务性称谓,如:张总经理、刘董事长等。 2.职称性称谓,如:王教授、赵工程师(或简称赵工)等。 3.行业性称谓,如:杨老师、刘大夫、周律师、王警官等。 4.性别性称谓,如:先生,小姐,夫人,女士等。 5.姓名性称谓,如:小刘、老王等。 课题一 见面礼仪 (二)称谓要遵循的原则 在商务场合的称谓礼仪中,主要讲求的原则是“入乡随俗”。交往对象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因此,要照顾被称呼者的习俗,当不能确定如何称呼时,可以直接向对方询问,切勿贸然行事。 1.在英、美、法等国家,一般名在前,姓在后,妇女在婚后冠夫姓。正式场合中应用其全名,口头称谓一般称姓,关系密切的人才直呼其名。 2.德国人十分重视礼节、礼貌,做事十分严谨,初次见面一定要称呼其职衔。 3.日本、朝鲜、韩国等亚洲国家姓名习惯与我国基本相同,姓在前,名在后。一般口头称呼姓,正式场合呼全名。 4.对阿拉伯人,一般称“先生”、“女士”即可。但要注意,与该国妇女接触时不宜主动与之打招呼,多数情况下只需微笑或点头示意即可。 课题一 见面礼仪 三、问候礼仪 (一)寒暄 (二)致意 (三)握手 1.握手的顺序。遵循“尊者优先”的原则。 2.握手的部位。握手时,若掌心向下显得傲慢,掌心向上显得谦恭。(见图6-1-1) 课题一 见面礼仪 3.握手的时间。一般握手应控制在三秒种之内,切忌长时间握住异性的手。 4.握手的力度。以不握疼对方的手为限度。 5.几种不当握手的形式 别人主动与你握手,你却有意躲避; 用左手握手; 戴手套握手; 手不清洁握手; 握手时没有注视对方的眼睛; 握手用力太猛,把对方握痛; 强行握手;长时间握手; 多人交叉握手; 与一人握手的同时转头跟其他人说话; 握手时摆动幅度过大; 握手时用一条胳膊搂抱客户的肩膀或拍打客户后背等等。 课题一 见面礼仪 (四)拱手 拱手礼亦称“揖”。施礼时,左手掌包握在右拳上,目视对方,不分尊卑,拱手齐眉,自上而下。(见图6-1-2) 课题一 见面礼仪 (五)鞠躬 鞠躬的礼仪规范: 1.鞠躬的方式。行鞠躬礼时,须脱帽、呈立正姿势,脸带笑容,目视受礼者。男士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叠放在腹前。 2.鞠躬的幅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