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都都市市圈圈空空间间结结构构演演变变的的制制度度逻逻辑辑与与启启示示 ::以以东东京京都都市市圈圈为为例例 ((一一))
2019年05月30 日
摘摘要要::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是如何演变的?支撑或影响其演变轨迹背后的制度逻辑 是什么?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以
东京都市圈为例,剖析了影响其空间结构变化的两个规划制度节点:由限制转向引导大城市发展,以及提升城市活力的中心
区再开发制度。从案例分析中得出规划制度的变化过程并非线性的,而是不断试错、创新的过程,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规划制度改变既是社会经济环境和观念改变等结构性因素影响结果,同时也是政府与社会、市场,以及政府内部各方博弈的
能动作用结果。最后,从规划的制度观念、规则和行动三方面提出优化大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政策建议
关关键键词词::新制度主义,空间结构,东京都市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课题 “城镇非正规经济空间结构形成机理与治理研究” (项 目批准号18YJA630141)
过去30年,我国已基本上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在成渝地区、长江中部地区还正在孕育新的城市群。
城市群已成为带动全国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空间结构也日益成为规划、政策研究的重点 (习近平,2014;何仲
禹,2016)。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战略中,要形成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
发展的城镇格局”,并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2017)。而新版的北京城市总体规
划也明确提出2050年发展 目标是要建设 “以首都为核心、生态环境良好、经济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稳定的世界级城市群”。
虽然我国当前依靠城市群发展的方向已经明确,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性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
城市近期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有所体现。但是,如何才能实现合理、可持续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尤其是如何才能发挥规划
的龙头作用,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引导城市空间结构朝着合理、可持续方向演进?对此,仍然存在很多疑惑和争议。鉴于
此,本文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选择东京都市圈为案例,分析规划作为一种制度是如何回应和影响空间结构的变化,并据
此提出我国大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如何优化制度观念、规则和行动的政策建议。
11 新新制制度度主主义义视视角角的的空空间间结结构构解解析析
1990年代以来,新制度主义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逐渐兴起,制度重新成为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P
Hall,等,1996;North D C,1990;Williamson E,1979)。与此同时,规划领域也开始引入新制度主义的理论框架分析
城市规划中所涉及的制度问题,甚至有学者提出规划就是一种制度,是在空间管制和土地开发中,不断协调政府、市场和社
会三方,平衡私有产权保障与维护城市整体利益二者矛盾的规则 (Lai L,2005;Sorensen A,2011;Webster C,2005;周
江评,等,2009)。因此,规划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提升地方制度能力,进行制度设计,通过创新推动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Alexander E R,1992;Alexander E R,2001;Innes J E,1995;Healy P,1999)。
1.1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审视规划
规划理论的特点就是往往基于空间相关实践问题导向,融合经济学、地理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土木工程等其他相关学科
概念和理论,并加以应用或者重构,形成规划的理论 (周江评,等,2009;Alexander E R,1992;Alexander E
R,2001;Innes J E,1995;Healy P,1999;Teitz M B,2007)。而新制度主义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学科领域的发展,都
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规划理论,并形成了新制度主义理解规划的三个重要视角:制度经济学 (或者理性选择)视角、历史
制度主义视角和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 (Hall P,等,1996)。
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规划理论侧重于引入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解释城市规划 (Lai L,2005;Webster C,2005;Alexander E
R,2001):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交易成本和产权制度被认为是个体为减少交易成本而进行的理性选择,当然这种理性选
择的制度也可能形成路径依赖而增加此后交易的成本,由此而形成多样的制度环境。在规划领域中,亚历山大 (Williamson
E,1979;Alchian A,et a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德国养老金待遇确定机制研究(上).pdf
- 德国养老金待遇确定机制研究(下).pdf
-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研究功能的扩展及启示(上).pdf
-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研究功能的扩展及启示(下).pdf
-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革新及启示(上).pdf
-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革新及启示(下).pdf
- 德国与韩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思考.pdf
- 德国责任教育的思想渊源与路径探究.pdf
- 德国政府推动科技创新的举措及其对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启示(上).pdf
- 德国政府推动科技创新的举措及其对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启示(下).pdf
- 都市圈新城规划建设实效评估方法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上).pdf
- 都市圈新城规划建设实效评估方法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下).pdf
- 都市圈新城规划建设实效评估方法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中).pdf
- 都市圈住房市场发展:日本的经验与启示(上).pdf
- 都市圈住房市场发展:日本的经验与启示(下).pdf
- 都市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探析——以深圳为例(上).pdf
- 都市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探析——以深圳为例(下).pdf
- 独立董事的新角色:诉讼风险防护——基于谷歌的案例研究(二).pdf
- 独立董事的新角色:诉讼风险防护——基于谷歌的案例研究(三).pdf
- 独立董事的新角色:诉讼风险防护——基于谷歌的案例研究(四).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