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四川省城市群综合承载力、驱动因子与空间演化驱动因子与空间演化((三三))   
        四川省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四川省城市群综合承载力、、驱动因子与空间演化驱动因子与空间演化 ((三三)) 
                                        
                              2019年 04月 17 日  
川东北的社会引力值总体在小范围内变化,保持着一高五低的大致稳定状态。南充的各年 
引力值都超过 2,表现出的社会联系最密切;遂宁、广安位于 1.5左右,科教实力和交通 
运输能力方面的相对优势较为明显;广元、达州、巴中介于 0.2~0.8之间,广元、达州 
的城市引力基数和指数年际波动均偏小,巴中近年指数大幅上升,发展趋势良好。达州因 
位于城市群东北端,行政面积大,人口密集、城镇拥挤,人均占有资源少,城市整体功能 
很不完善,吸引力较弱。目前大多数城市呈现低速成长的态势,空间差异不显著,且分异 
程度与城市社会发展水平为同向关系,进一步说明南充作为川东北的次级核心城市,需要 
利用其重要交通区位的相对优势,引导整个城市群健康高效的空间发展。  
3.2.2  生态引力分析  
从成都平原城市群生态引力指数变化的总趋势来看,除 2013年外的指数上升显著,城市 
间引力增大表现突出,成都增幅约为 0.3,雅安、资阳增幅约为 0.2,说明城市间生态吸 
引潜力大。根据群内 7 个城市空间发展的历程,以成都为代表的 7个城市发展愿望强烈, 
天府新区等以产业空间为主导的各类新区先行引导空间外延拓展,使传统资源环境问题区 
域化。位于城市近郊的生态用地空间,已由以往的提供日常保障和预留城市发展空间职能 
演化成为承载地区生态环境、城市生态发展的职能,区域生态用地职能变化的趋势日益明 
显,这与城市间生态吸引力的上升趋势是一致的。  
川南城市群的指数近年整体趋于平稳,自贡仍是群内的核心城市,其中自贡与内江的引力 
最为突出,各年均是城市之间的最高值。江河是该区域的重要生态联系带,沿长江和沱江 
分布着内江、泸州、宜宾等城市,基本连接了该城市群的大部分城市。并且,自贡作为川 
南的生态核心,其生态联系带沿线散布着山水相间、水网交织的开阔地区及丘岗连绵空间, 
与其余城市共同构建川南的生态联系空间。  
川东北城市群的的生态引力指数大致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达州、巴中引力最为凸显。川 
东北的大部分区域位于秦巴山区,山丘生态联系带是该地区的生态屏障。秦巴山区作为重 
要的生态源地,属于城市规划中严格控制的非建设用地,南充作为川东北的生态核心,应 
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以生态用地保护来反向控制城镇无序扩张,引导城镇由资源导向型 
的外延式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化生态型发展转变,建设连续的生态联系带,统筹城市空间秩 
序良性发展。  
3.2.3  经济引力分析  
被划入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城市,都是在长期发展与经济活动的互动中与成都联系最紧密、 
可达性最强的城市,然而从 5 年各城市之间的引力指数变化总趋势来看,成都平原城市群 
的吸引力波动较大,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成都始终保持在 2以上,德阳紧追其后, 
均在 1.8 以上,绵阳、眉山介于 1.25~1.55之间,乐山、雅安、资阳均小于1,城市之间 
的吸引力两极分化严重。乐山、雅安作为地级市对于当地的经济影响力突出,但从整体引 
力效果来看,这两个城市在成都平原城市群中的经济作用稍弱,对成都城市群的空间经济 
结构更多的表现是分散力。  
川南城市群的经济引力值两级化突出,自贡、内江引力基数偏大,指数年际变化不明显, 
泸州、宜宾引力基数小,近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自贡作为川南的经济核心,可利用交通 
便利的绝对优势,把交通线路作为城市发展输送能量的血管,带动自身及群内城市的水路、 
陆路建设,为城市间交通可达,发展区域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川东北城市群在经济引力表现上,西南方向城市带逐步形成较强经济力量,引力相对较强, 
随着交通可达性的提高,南充、达州、巴中的引力值明显上升,其中巴中涨幅约 0.2,交 
通便利带来的时间距离缩短是经济引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虽然南充为川东北的 
经济核心,但群内城市经济吸引仍较为松散,市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还处于轴线的行成和发 
育阶段,中心和轴线的网络系统尚未完成。  
44 结论与启示结论与启示  
44 结论与启示结论与启示 
该文针对现有文献对于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及空间演化研究不足的特点,借助熵权 TOPSIS 
法、城市引力模型,对四川省近年的 4 个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变动、驱动因子以及城 
市群内部城市吸引力的差异性进行了实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神店“神”在哪里?.pdf
 - 沈阳市柔性引进人才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pdf
 - 审计师和客户私人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基于两家内资事务所的跨案例研究(二).pdf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2016年甘肃酒钢集团西沟矿“8·16”重大火灾事故(上).pdf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2016年甘肃酒钢集团西沟矿“8·16”重大火灾事故(下).pdf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2016年甘肃酒钢集团西沟矿“8·16”重大火灾事故(中).pdf
 - 生活方式城镇化:甘肃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上).pdf
 - 生活方式城镇化:甘肃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下).pdf
 - 生活方式城镇化:甘肃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中).pdf
 - 生命历程视角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需求研究——基于2008年和2011年广州住房调查数据的分析(上).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