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蒿素的发现之路与抗药性现状,疟原虫的入侵及免疫逃避》
——沈阳农业大学陈启军校长
同学们,今天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了专攻疟疾防治基础研究的沈阳农业大学
陈启军教授,来到我们的“名师讲堂”,给我们分享青蒿素的发现之路与抗药性
现状,以及疟原虫如何入侵红细胞及实现免疫逃避的机制。我们欢迎陈教授的到
来。
陈教授,疟疾应该说是全球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据 WHO 报道在 2015 年,
全球有 2.14 亿人感染疟疾,约有 35 万人因疟疾而死亡。青蒿素自发现以来救
治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教授也因为是发现青蒿素第一人而获得了
2015 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您当时作为中方代表陪同屠教授出席了颁奖典
礼并做了相关的学术报告。请您详细地给我们谈一谈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和发现的
意义。
陈教授:
抗疟药的发现经过了几个历史阶段:19 世纪从南美洲金鸡纳树皮中提炼到
的奎宁曾成为最有效的药物,治愈了众多的疟疾患者;20 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模仿奎宁基本结构而合成的一批新的抗疟药,氯喹、伯喹也曾救治过无数的病
人。但是 20 世纪 60 年代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后,以往常用的抗疟药(如氯喹、
磺胺、奎宁等)的治疗效果迅速降低,以至于造成了无药可选的局面,特别在东
南亚、非洲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在当时背景下 ,中国政府成立“523”工作组,
专门寻找和研制新的抗疟药。1969 年中医研究院应“523”办公室的请求,中
途加入了这一研究行列,屠呦呦研究员临危受命,领导中药小组进行抗疟新药的
研究。她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 640 方中药为主的
《抗疟单验方集》,继而组织鼠疟实验从植物和植物果实/种子中筛选抗疟成分;
后来她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青蒿治疗瘟热的方法描述得到启发,推测
青蒿所含有的成分可能是治疗疟疾的良药,但起初的青蒿乙醇萃取物对虫体的抑
制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反复研究葛洪的描述后推测高温可能使青蒿素失去活性。
是的,我记得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有这样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
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可能对屠教授来说是一个启示。
陈教授:
没错,在 1971 年 10 月 4 日,经历了 190 次的失败之后,屠呦呦用乙醚
从黄花蒿的成株叶子中提取出了中性部分,恰恰是这部分物质对鼠、猴等动物的
疟原虫具有令人惊奇的抑制效果;她们于 1972 年把从黄花蒿中分离出的活性物
质称为”青蒿素“。
屠呦呦研究团队在做完青蒿素药物的动物实验后,未发现其有毒副作用,
但动物身上的毒性试验结果并不一定适用于人类,而在毒性未明确之前,不宜开
展下一步的临床试验,唯一快速有效的办法就是做人体试验。因而,屠呦呦与团
队的同事亲身试药,科研人员这种献身精神是非常令人钦佩的。1973 年经临床
研究,取得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果,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
对,老一辈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对科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
着,的确是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中国科学家发扬了集
体主义精神,团结合作,不分彼此,打破了学科间的相互封闭的传统研究模式。
可以说,团队协作是青蒿素得以诞生的重要原因。那么,您如何评价青蒿素发现
的意义呢?
陈教授:
青蒿素发现之后,疟疾的治疗步入了新纪元,青蒿素成了抗疟特效药,尤
其对抗药性疟原虫也有很好的清除作用。正如屠呦呦研究员在诺贝尔医学或生理
学奖颁奖台上所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中医药
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青蒿素的发现使人们重新认识中药,使世界对中药的疗
效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并寄予厚望。此外,青篙素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中国继麻黄
素之后的第二大医学贡献,突破了 60 多年来“抗疟药化学结构不含氮(原子)
就无效”的传统医学观念,发现了迥异于以前的新型化学结构,其快速、高效、
低毒的特征令全球医学界为之震惊和欢呼。
是的,青蒿素作为疟疾尤其是重症疟疾患者的救命药,它的发现具有极其重
大的意义,但是,因为疟疾治疗过程的不规范以及疟原虫的基因突变,在局部地
区的疟原虫已出现了青蒿素的抗药性,您能否谈一下疟原虫抗青蒿素的现状以及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
陈教授:由于疟原虫普遍地对氯喹、乙胺嘧啶等药物产生了抗性,世界卫生组织
于 2005 年建议以青蒿素类药物联合疗法(artemisinin combination therapy,
ACTs)取代其他的治疗手段。当前, ACTs 已在世界范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