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年级下科学《力在哪里》
教材分析:《力在哪里》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学知识。这一课的教学很关键。它教学的优劣会影响学生后续学习几种具体的力,会决定学生对力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现在及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力的无处不在及人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以及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认识力对物体的影响。二,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三,认识力的方向。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事例,感受到生活中的力无处不在
2、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
2、知道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橡皮泥(面团)、弹簧称、玻璃球、笔袋 钩码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汉字的演变过程及相应字体的发展。2、树立和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以及写好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提问:老师现在要吃到花生米,首先该怎么办呢??指名学生说出方法并演示。
2、刚才大家想的办法都使花生壳破碎,尽管方法各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共同之处都对讲桌施加了什么?(先让学生说,学生很快说出“力”后,板书:力)
3.那么力是什么样的呢?它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力在哪里
二、自主探究:
(一)、感受力的存在。
1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力的现象吗?你能制造出力吗?并给这个“力”取个名字。
2?反馈,老师同时板书力的名字
3出示课件
(1.)?书上插??(2)轿车为什么能在马路上快速地行驶??(3. )?为什么人跳得再高、球抛得再高,都要落下来?
4、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力无处不在。
5、提问:我站在这儿,有力存在吗?晚上睡觉时有力存在吗?(为难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进一步巩固力无处不在。)
(二)、力对物体的影响
1.滚弹子游戏?桌上放着一粒弹子,要使这个弹子滚动起来,滚得快一些或停下来,或让它拐弯,该怎么做?看谁控制得好。
2、通过滚弹珠游戏,你发现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3??学生总结,老师出示课件
4、力除了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对物体的其他方面还有影响吗?
3、(出示橡皮泥)拿这块橡皮泥,用力捏一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注意即时性评价和他评)
(三)、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
1、扳手腕活动
1)、教师提问:边玩边思考:获胜主要靠什么?为什么扳手腕特别费劲呢?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指导
(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4)、要精确测量力的大小,就必须使用弹簧秤,出示弹簧秤,请同学们读测力的方法。(课件)
(5)学生活动测砝码和笔袋的重力
(6)完成表格
2???力的方向
(1)、观看书中的图片,找出物体受到哪几个方向的力?
(2)让两个学生上来,一个向左推讲桌,一个向右推讲桌
(3)、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4).?引出在科学课上用箭头来表示力的方向
(5)??教师画出一个力的方向,学生画出其他力的方向
3、总结得出:力有大小;力有方向。
三、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的怎样?有什么收获呢?
《力在哪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四年级(1)班,共有17名学生,其中男生8人,女生9人。这些孩子大多是来自农村,从和他们的谈话中,我发现有很多的孩子是渴望学科学的,所以起初的几堂科学课他们也都非常认真。可是,当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时,学生越学越没有劲儿。?
《力在哪里》效果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组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力的经验和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力的存在;感受到力有大小,力有方向;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由于力是无形的,我们只能从力作用到物体上的效果来认识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抽象,难理解,所以我把感受力的存在以及力对物体的影响作为本课的重点。在清楚感受到力的存在的基础上,认识到力有大小、方向,从而为后面的四课学习降低难度,打好基础。基于这个考虑,我把教材内容分成了两课时,在后一课时中详细研究用弹簧秤精确测量力的大小大方法。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通过几个简单的任务来引入课题,让学生理解力是无形的,我们只能感受到力的存在。接下来通过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力的存在,认识到力是无所不在的。在感受力的过程中渗透力对物体形状、运动的影响。通过两个典型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力有大小,力有方向。最后以一个力的游戏作为课后延伸,让学生继续研究力。 成功之处: 力的现象是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数学_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0).doc
- 小学数学_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8).doc
- 小学数学_圆柱的体积教学课件设计(精选2).ppt
- 小学数学_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7).doc
- 小学数学_鸽巢问题教学课件设计(精选6).ppt
- 小学数学_年月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5).doc
- 小学数学_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小学数学_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课件设计(精选1).ppt
- 小学科学_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科学_小学科学--三年级《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科学_怎样加快溶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科学_搭支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科学_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科学_玩彩泥——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科学_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科学_飞旋的陀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3).doc
- 小学科学_3、建桥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科学_《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科学_三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固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新编辑).pdf
- 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pdf VIP
- LEHY-Pro电梯维保初级讲师培训20210628.pptx VIP
- 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及应用.pptx VIP
- 电商法律风险防范与规避培训.pptx VIP
- 中国中医药“十三五”规划教材 内经原文背诵.pdf VIP
-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B32/T 4788-2024).pdf VIP
- 迈瑞病人数据共享协议开发指南.pdf VIP
- 专题 10习作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含答案.docx VIP
- T/CABCI 002-2018_全谷物焙烤食品.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