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10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0.docxVIP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10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0.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 积累:掌握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 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诵读、积累 三、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诵读法、品味法、竞赛法,合作探讨 CAI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程 (一) 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月亮总是受到文人的青睐。一轮明月,寄托着文人多少相思;一轮明月,抒发着 文人多少感慨。每每提起月亮,老师总会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另一篇颂月佳作—《记承天寺夜游》板书题目 (二) 作者简介 (三) 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一下苏轼吗?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著名文学家,与父洵,弟辙,并称“三苏” 。二十岁中进士,多次在朝廷做官,又因新旧两党斗争,多遭贬谪,一生坎坷。卒于常州,谥文忠。苏轼的思想较为复杂,儒、释。道对他都有影响。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全集》传世。 出示幻灯片 2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配乐朗诵,出示幻灯片 3、 4 要求:听准字音,听准停顿,挺准节奏 初读课文, 我们仿佛跟随作者一起游览了承天寺, 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请一生朗读,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停顿方面予以点评 4、出示幻灯片 5 提示:念 /无与为乐者,至之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 /亦未寝,相与 / 步于中庭。 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 5、集体朗诵 (四)译读 同学们想不想声情并茂的朗诵课文, (想),那想要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就得以理解课文内 容为前提。下面,请大家结合注释译读课文,不会的地方做圈点标注,能够同桌交流,不能解决的,一会儿还能够合作交流。 出示幻灯片 6 重点字 欣欣然张开了眼 高兴地 欣然起行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就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惑 原来 盖竹柏影也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只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念(思考,想到) 相与(一起)  户(门)走不出户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重点句子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让我们在译读的基础上,再次跟随作者去夜游承天寺,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配乐集体朗诵 (五)品读 刚才用多媒体, 大家读得非常投入。 下来我们换一种朴素的方式, 用自己对文章的情感把握加上你的金嗓子,朗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老师提示关键词句,体味作者心情 欣然(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有点遗憾) 遂 (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寻 (有急切访友之情) 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 相与步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有一份超然世外的洒脱) 文章虽然只有短短 84 个字,但作者的款款深情, 情绪的波动起伏却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师生合作朗读 男生:蓄势 女生:写景 老师:感慨 (六)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动情地朗读让我们走进苏轼,更加理解苏轼的情绪变化,好文章如茶,初品苦涩,但越品越有味,回味悠长。接下来我们实行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幻灯片 7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删一删 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创设了一个明净悠闲,清丽淡雅的意境。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调一调 竹柏影如水中藻荇 原句给人一种出乎意料,恍然大悟,如临池水之感。实景:竹柏的影子 虚景:藻荇交 横 明暗交替,虚实相生。 (七)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提问:①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被贬,心情郁闷,孤独 月色很美 ②作者所见夜景如何 ?你有何感受? 空灵,皎洁明净 ③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为什么只有苏轼能领悟? 出示幻灯片 8 “闲人”的由来:元丰二年( 1079 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 投入监狱,这就是“乌台诗案” 。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 ,做着 有职无权的闲客。 ↗工作清闲 闲人— 富余时间 ↘闲情雅致 一切景语皆情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心如止水 心无杂念 苏轼借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笑对 人生的生活信条。 让我们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 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魅力。 出示幻灯片 9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 故乡无比好湖山。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惠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0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