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史铁生和郁达夫看自卑情结的普遍意义
一、史铁生的自卑情结 关于史铁生的心理学分析历久不衰, 因为他的病残使他成了 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史铁生是中国作家、散文家,双 腿瘫痪,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 他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 国委员会委员,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 年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 年 59 岁。史铁生的一生都是与疾病、残疾割裂不开的。
众多分析者认为史铁生的身体残疾导致了他的心理不健全, 认为他具有强烈的自卑情结,以致他眼睛看到的、心里想到的、 笔下描绘的全是些不健全的人物形象。 所谓的“自卑情结”, 受 到普遍认可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所下的一个 定义:“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 他表示他绝 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是 阿德勒动机理论的重要概念,主要指源于器质性缺陷的自卑感。 他认为自卑感是人类的一种情绪,起源于童年期的弱小和无助, 但只有附加的器质性缺陷和社会性的挫伤才会形成一种复杂的 情结。他认为克服自卑感的方法便是“补偿”, 因为卑下的处境 会使人产生一种内在驱力或动机要改善处境争取优势, 求得对卑 下的“补偿”。
命若琴弦》是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小说讲述了 一老一少两个瞎子的故事。老瞎子穷尽自己的一生弹断了一千根 琴弦,想以此来做药引,治好自己的眼疾,希望能睁眼看这个世 界一眼,却发现他师傅临终前留给他的所谓药方其实是一张白 纸。他在万念俱灰、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却也以同样的方式将 那一张空白的药方传给了小瞎子。 让小瞎子也用一生的时间去弹 断一千两百根琴弦,然后抓药治好眼睛,给了小瞎子一个活下去 的理由。
文章中这两个瞎子的不幸也是史铁生的不幸, 他在倾诉残疾
的不幸和悲剧的命运时,又坚定地向我们表达了他活着的理 由一一写作。写作“就是要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 由,以便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而是一个充实、旺盛、快 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而事实上,写作并不是仅仅为活着找一 个理由,写作是为了让活着更富有意义。
对史铁生而言,身体的残疾映射在内心的自卑是毋庸置疑
的。但这样的一种自卑非但不是一种病态和残缺,相反,它是一 种鼓舞人向前向上的内在驱动力。 身体的残疾让他更加深入地对 人生进行思考,并将这些思考沉淀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 反映出
他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这也是他此前从未达到过的高度。而 他所关注的残疾人的命运, 也迸发出比正常人更为强大、 更为震 撼的蓬勃生命力。《命若琴弦》中的小瞎子,《来到人间》中的 小女孩,都是单纯、善良并且坚毅的人物形象,他们忍受着身体 残疾的同时,更要承受社会的抛弃和冷落, 但他们表现出的生命
力的强大,却同样是震撼人心的
所以说,不管是史铁生,还是史铁生笔下的人物形象,他们 内心的自卑情结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种自卑并不是一种病态的残 缺,而是促使他们努力争取改变现状的驱动力。
二、郁达夫的自卑情结
郁达夫以描绘病态的人物形象见长, 以此走上文坛并确立了 自己的地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 他笔下的人物几
乎都以“零余者” “畸形人”“神经质”“孤独者” “自卑 狂”的形象示人,他们的结局也大多凄凉,或自杀、或性变态, 或更加穷愁潦倒,这是郁达夫小说主人公的典型特征。 这些人物 形象畸形或变态的根源都在于郁达夫不同程度、 不同原因的强烈
自卑感。
郁达夫自己曾经说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 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郁达夫塑造出这样多的自卑者,与他 自己内心的自卑情绪是有必然联系的。 “自卑情结”的胶着和纠
缠,是他痛苦的根源。郭沫若也早就指出:“鲁迅的韧,闻一多 的刚,郁达夫的卑己自牧,我以为是文坛三绝。”
正如阿德勒所说的自卑感源于童年时期的弱小和无助, 据郁
达夫回忆,他出生在一个破落乡绅家庭里, “我所经验的最初的
感觉,便是饥饿”,三岁丧父,孤儿寡母过起了更艰辛的日子。 他一生都几乎处在贫病交加之中, 对金钱有一种偏激的愤恨。 与 两个哥哥年岁相差较大,没有亲近机会,也助长了他孤寂内向性 格的形成。此后在日本留学期间,异国他乡的漂泊、弱国子民的 地位使他的“自卑情结”更加深刻。时代和文化也对郁达夫的
“自卑情结”产生起了巨大作用。 他在日本接受了长达十年的西 方化教育。当他用先进的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来观照中国社会, 用
西方的整个价值观和理论体系来看待传统文化, 用西方的价值观
念和理论体系来对比中国现状的时候,他的悲观失望就自然出现 了。郁达夫说,这是“将新酒盛入了旧皮囊,结果就是新旧两者 的同归于尽。”“五四运动”的爆发, 标志着青年人的觉醒和解 放,而这一点,对少数先驱者来说,也同样是痛苦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合理化建议.docx VIP
- 工程管理导论课件P1038.pptx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四章现代战争第三节 机械化战争.ppt
- ppt8 曹一鸣——面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学教一体化研究.pdf VIP
-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下部(十三)朝廷五贵.docx VIP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课件.pptx VIP
- 2025年度临港新片区文员招聘4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秀课堂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个人简历表格空白word.doc VIP
- 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4册 U6习题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