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突破围城之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突破围城之路 一、漫游乡野,远观土楼建筑 秋高气爽,漫雾旖旎, 2009年11月 9日,在导师毕世响教 授的带领下,教育学专业一行人踏访神往已久的华安大地土楼 群。汽车盘旋于闽西婉转延回的公路, 穿越丝丝雨线牵出的袅袅 岚烟,终于来到掩映在漫山青翠丛中的一座座土楼前, 我们深深 地为土楼的独到神形、多姿风韵以及土楼所折射出的人类智慧、 文化内涵所惊讶。城堡式的建筑,宽厚的围墙,给人一种历史的 深邃感。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 西 晋永嘉年间即公元 4 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 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 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 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 征的福佬民系; 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 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华 安土楼群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位于福佬和客家民系的交汇处, 地势险峻,人烟稀少,历史上曾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 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 更是聚集力量、 共 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 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 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 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 等建筑材料, 是一种自成体系, 具有节约、 坚固、 防御性强特点, 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 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华安土楼数量不多,现存仅 68 幢。但是华安土楼以其特殊 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 在福建土楼中占据了特殊的 地位。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由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 组成的仙都镇“大地土楼群”。建于清乾隆五年( 1740 年)的 二宜楼,历经 200 多年的时间,楼呈双环圆形,坐东南朝西北, 占地 9300 平方米。外环高 4 层,内环单层,外径 73.4 米。整座 楼分成 12 单元,共有房间 213间。入二宜楼,壁画、彩绘、木 雕、楹联随处可见,创建土楼的蒋氏后人,至今仍于楼中聚族而 居。“二宜”二字源出《诗经》,寓有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 内宜外之意。可见主人当时也是极具文化修养,寓意深远。 二、品茗土楼,感受耕读精神 闽西南土楼不仅仅是一种民居建筑形式, 还是丰富多彩的地 域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体现,它涵盖面很广, 包括了建筑、 绘画、 书法、雕塑、 风水、民俗、美学等许多方面, 但最主要的是思想意识范畴的家族宗法的伦理秩序和耕读传家、 崇文重教的教育理念。 1.伦理秩序一一尊祖敬宗,尊卑有序 二宜楼的建筑装饰繁简有度, 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大凡土楼, 不管是方形、圆形还是五风楼形,一般都是中轴线对称布局,在 内院核心位置设祖堂。 祖堂是家族的精神核心,岁时祭祀,精慎隆重;配合祭祀的 需要,正对大门的祖堂处在中轴线尽端的显要位置, 梁架都作雕 饰彩绘; 一层祖堂入口大门两边还置一对邪的青石雕抱鼓石, 上 刻如意锁、四龙戏珠等吉祥图案,向人们昭示八面进财、四季平 安、子孙福康之意。土楼四层都有公共祖厅,各个单元顶层有供 奉神主牌位的厅堂, 在四楼大祖堂祭祀着二宜楼的祖先蒋士熊夫 妇。可见,土楼人通过严格的伦理秩序维持着家族的团结安定。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大家族、 一个小社会, 因此有它严格的族 规楼法。 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如族产与继承, 劳务与摊派等具有 一定强制力,其中尊老爱幼、和睦共处是族规、 楼规的主要内容。 如“承先祖嫡传派衍无多, 何必大分尔我, 启后裔良训出入相见, 最易重法人伦”、 “有上承, 就有下孝”等均体现出土楼人以德 治家的理念和尊祖敬宗,尊卑有序的伦理秩序。 同中求异,异中有同,圆的世界,方的伦理。山地农耕文明 便是土楼人这种宗法性家族文化的深厚土壤。 梁漱溟在 《中国文 化要义》 中指出中华民族十四特征中有两特征: 家庭本位的社会 特色和道德气氛特重, 建国之基础不依靠法制制度而靠伦理纲常 [1] ,便在这土楼中找到最好印证。“天圆地方”和“宙合”是 古人推崇的宇宙、 社会与人生之“道”。 “宙合方圆”正是“东 方古城堡”式的土楼突破就建筑言建筑的樊篱, 在当时宏大复杂 的时空背景下的一个“意义生成” 2.教育观念 耕读传家,崇文重教 二宜楼装饰的重点所在――雕梁彩绘之精巧华丽令人叹为 观止,尤其祖厅上的《第一家》和《九世同居》两幅彩绘,至今 光彩夺目, 可为精品之作。 楼内共存有壁画 593 平方米、 226幅, 彩绘 99平方米、 228幅,木雕 349件,楹联 163幅。内容有山 水、花鸟、人物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泥土之芳香,堪称民 间艺术珍品。 楼内众多壁画楹联, 生动反映了土楼人的其乐融融的生活景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