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国古代书院教学特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谈中国古代书院教学特点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 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 为主,是相对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研究和教育机构。书院之名, 肇始于唐代,《新唐书 ?百官志》载:“(开元)十一年春( 723 年),置丽正殿修书学士,光顺门外亦置书院。十二年,东都明 福门外亦置丽正书院”,经五代,至宋代时,书院制度大备,且 异常兴盛, 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院, 对当时的学术和教育等产生 了巨大深远。倘若完全离开书院研究,要想弄清唐宋以来,尤其 是宋以来的学术思想史和教育发展史无疑是相当困难的。 书院作 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加强身心修养、研究学问、组织 教学等方面做出过许多创造性的贡献, 其中不少做法至今仍值得 我们研究、借鉴。 一、书院既是教育和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这是书 院教学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学制度的精华 所在。 书院是由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地发展而成的一种有组织的 教育场所, 其创建者或主持人大都为当时的宿学鸿儒, 他们把自 己的研究和讲授结合在一起, 讲授的内容就是他们自己的研究成 果;同时,在讲学过程中对研究成果又进行完善和充实,并力争 取得社会承认。 他们一方面致力于自己的学派研究, 建立自己的 学派;另一方面收受生徒,使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互相促进、相 得益彰。后来的书院几乎都是沿着学术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道路 发展的。历史上许多有名的书院既是当时一方教育活动的中心, 又是著名学者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 如南宋时期,书院研究和讲 授的内容基本都是理学,讲授的学者大都是研究理学的。 朱熹在 福建、湖南、江西等地传播理学;陆九渊、吕祖谦等在江南地区 讲学。明代的王守仁、湛若水以及他们的弟子既是其学说积极的 研究者,又是无日不讲学的教育家。开门办学门户开放、学生自 由入学是书院教育制度的又一大特色。 书院教育制度规定了书院 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作 为一种特殊教育机构(书院的性质),书院没有统一的教学任务、 严格的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等规定,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管理体 制。书院区别于传统的官学的地方是没有严格的入学条件和学制 的限制。南宋书院多由名师讲学,学生不受地域、学派限制,可 自由择师、自由入学,有的生徒不远千里慕名师而入书院。 二、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 养。 书院教学除参加学术活动和教师必要的讲授外, 主要是学生 自学,所以书院都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 朱熹就大量涉及读书 方法的指导,以他的读书法六条为代表。 元代程端礼曾任江东书 院山长,他撰有《读书分年日程》,从幼儿到成年,次序分明, 是古代一个详尽的自学大纲。 书院教学还强调学生要善于提出疑 问。朱熹说:“读书需有疑。”“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全 无所疑,方始是学”他在白鹿洞书院就经常鼓励学生质疑问辩 三、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 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例如朱 熹的学生黄干在白鹿洞书院讲《易经》乾坤二卦,山南山北的人 士都来听讲。 白鹿洞书院后来还拨出一笔专款, 用来接待四方来 求学的人,并有专人负责招待。教学人员也不限于书院自身,而 是广泛邀请学界名流前来讲学, 例如在张 ?主持岳麓书院的时候, 就曾经邀请朱熹到书院讲学月余。讲学甚至包括不同学派的学 者。南宋鹅湖书院就曾同时邀请朱熹和陆九渊来讲学, 二人观点 对立,辩论相当激烈。朱熹在观点上坚持己见,但在治学态度上 不排斥异己,他很欣赏陆九渊的《论语》研究,又将陆九渊请到 自己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 《论语》 ,还将他的讲义刊刻在石碑上, 供书院长久学习。 书院的门户开放风格, 大大促进了学术交流和 发展,也开阔了学生视野,深化了教学。 四、书院中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师生之间感情深厚。 书院大师以“人师”自律, 学生则以“淳儒”自策。书院 教师与学生日夜相伴, 在共同的学习生活过程中, 建立了深厚 的师生情谊, 这在当时的官学中是十分罕见的。书院教师大多 能以身作则,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作为学生做人、为学的榜样,他 们对学生关怀备至, 充满爱心,尽其所能传道、 授业、解惑。“程 门立雪”的故事一直传为佳话。 书院教师的尊严绝不是靠严厉的 惩罚、压制手段和令人望而生畏的仪容树立起来的, 而主要是因 为教师的德行、学问高深而又辛勤教诲无限关心学生们的进德修 业。大师的性格虽各不相同,但都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如 朱熹严肃,对学生要求严格,得到生徒的尊敬;书院的学生以与 老师交流为荣,对自己的老师感情深厚,他们常年追随老师左右, 不但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处处以老师作为仿效的榜样。有 些学生在老师去世后,他们自建书院、广招门徒,以继续传播、 研究和发展老师的学说。 东林书院的事例最为典型, 师生一起讲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