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学设计
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和人文教育,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能力。因此,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方法时,力争摒弃旧有的一些传统教学模式,尽量多地考虑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和贯彻,特别注重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下面就我的本节课谈几点体会。
一、导入
有效且富有启发性的导入,不但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兴趣,而且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本节课我采用的导入方法是通过同学们熟悉的交通引入,同学们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交通是命脉,在我们身体内也有着一个繁忙的运输系统,他们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和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行到身体各处,同时也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及时运走,这些物质是通过血液运输的,血液是在哪里流动的?由此引出课题。这个导入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的,因此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全神贯注、精神振奋并能主动地接受新知识,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在旧教材中是一个传统性的验证性实验。为了体现新教材的理念,我重新设计了一份新的实验报告,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操作和实验去感受和领悟科学的理念。
具体安排是:1.首先请学生带着思考中的四个问题,阅读新教材第56、57页,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步骤,阅读完后,小组讨论。除课本中四个问题,如果你还有新的问题,请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思考:(1 )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
(2 )各种血管血流速度一样吗?
(3) 管径最小的是哪种血管?红细胞是怎样通过的?
(4)血液流动的方向性如何?
2.提出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同时要爱护小动物。
3.学生结合白板展示做实验。实验完毕后,列表比较几种血管的不同。
这样设计教学,可以使学生带着思考问题先阅读并提出质疑,后看要求,带着问题做实验。因为有疑问,又急需从实验中找到答案,所以,学生做实验时兴趣盎然。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也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即实验过程中爱护小动物的教育。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实践,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从而获得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对三种血管有关问题的设计
1.三种血管概念的设计:通过实验,学生已经知道人体内血管分为三种即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叫。为了讲清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个课件──如何区分三种血管。讲述时,我采用的方法是单个出现,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学生既明白了什么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又通过讲述与观察懂得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在人体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心脏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管道。
2.三种血管特点的设计:人体内的血管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这部分知识非常难理解,是重点更是难点。为便于学生理解好以上这节课,我在黑板上板书了三种血管的关系。
首先,我将截取的三种血管图放在一起,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三个图有什么不同,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辨析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通过对比,学生立刻明白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即管壁的薄厚、弹性的大小、管腔的宽窄及静脉里有静脉瓣等。
然后,我采取师生对话的方法介绍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在人体内的分布和血压情况,为了更形象地讲清问题,我设计了表格进行对比,更容易学生掌握记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血压、数量不同,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在讲述四肢内的静脉瓣功能时我利用动画展示和图片,指出:静脉是回心血管,血液经过毛细血管汇入静脉,相对压力较小,血流速度慢。血液在压力小的情况下,会出现倒流现象,为了防止倒流,在人体的四肢内的静脉血管里有一特殊的结构──静脉瓣。在讲述静脉瓣的功能时我使用的是用Flash 5做的血液从下向上经过静脉瓣流动的课件,此课件成功地展示了其作用,学生一目了然。
我制作的录像资料片,目的是为了认识三种血管的结构和特点,突破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这个难点,以前要想用语言讲清这部分知识是非常难的,无论怎么说,学生都似懂非懂,物质究竟是怎么交换的还是不明白。于是,我利用录像资料,摘录组合,最后制成了一个学生一看就能明白的课件,通过实践,效果非常好。
四、注意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1.在学生观看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的有关录像片后,我立刻提出两个问题:(1)氧气至少通过几层细胞到达组织细胞?(2)氧气至少通过几层膜到达组织细胞?设计的目的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物质是如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臀位剖宫产护理查房.pptx VIP
-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试卷2.docx
- 美食推荐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冬季预防训练伤部队ppt.pptx VIP
-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pdf VIP
- TZS 0680—2025《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规范》(水印版).pdf VIP
- SANKEN三肯变频器samco-ns TEXC-NS-002(小容量)使用手册调试说明书.pdf
- 标准图集-05R502-燃气工程设计施工.pdf VIP
- 不靠谱梦想该劝阻吗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