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教学案例】呼和浩特市千亩蔬菜大棚工程之困.docxVIP

【MPA教学案例】呼和浩特市千亩蔬菜大棚工程之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呼和浩特市千亩蔬菜大棚工程之困 摘要:2012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市范围内投资建设蔬菜大棚。政府建设蔬菜大棚的初衷是调整农业结构、满足蔬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四年之后,却出现了千亩蔬菜大棚撂荒的现象,进而造成政府规划愿景无法实现,农民有地不能种、土地流转费不到位,建棚人负债累累,市民蔬菜需求难以满足的尴尬局面。本案例通过介绍呼和浩特市千亩蔬菜大棚建设的初衷、过程以及结果,反映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失灵以及政府在制定、执行公共政策时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等问题。 关键词:蔬菜大棚,大棚撂荒,多方困局,呼和浩特市 [案例正文]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形以高原为主,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于病原体和害虫的生长,适合蔬菜种植。此外,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人口众多,蔬菜需求量较大,冬春季经常出现蔬菜供不应求、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由此可见,呼和浩特市具备发展设施农业的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为了调整农业结构、改善蔬菜供应状况、增加农民收入,呼和浩特市政府于2012—2015年,建设20800个厚墙体温室大棚,投入使用的有18402个,投产率达到88.47%。①但是大片蔬菜大棚闲置的场景很难和政府公布的数字对应上,数千亩蔬菜大棚荒废、闲置在田间数年。政府规划的美好愿景、农民的致富梦,被闲置在一片片撂荒的耕地上,原本惠民利农的蔬菜大棚工程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困局呢? 1.蔬菜大棚建设的初衷呼和浩特市农业结构单一,冬春淡季蔬菜供给不足。2012年,为了调整农业结构、补齐淡季蔬菜供应短板、增加农民收入,呼和浩特市决定大力投资建设蔬菜温室大棚。 1.1调整农业结构 呼和浩特市农牧业生产以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其中,畜牧业发展较好,极大地促进了呼和浩特市农牧业的发展。2011年,呼和浩特市畜牧业保持稳步发展态势,牧业年度全市牲畜总头数达450.4万头,同比增长9.45%。其中,奶牛存栏100万头,羊存栏297.6万只,生猪存栏43.1万头,奶类产量430万吨,禽蛋产量3.1万吨,水产品产量10500吨②。然而呼和浩特市种植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其他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较少。2011年,呼和浩特市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达到676.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559.7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2.7%;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仅为108.7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6.1%。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播种面积分别为282.27万亩、143.7万亩,而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较小。③ 粮食作物收益比经济作物高,农民更愿意种植粮食作物。呼和浩特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更大,这使得农业结构单一,广大市民的蔬菜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1.2补齐淡季蔬菜供应短板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年蔬菜的需求为593万吨,而产量已经达到1476.3万吨。④从产量来说,内蒙古自治区蔬菜供应远远大于需求,不仅能满足本地区蔬菜需求,而且还可以外运。但是,内蒙古自治区设施蔬菜上市时间是4~12月,露地鲜食蔬菜上市时间是7~10月,而冬春季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仅40万亩左右,以叶类菜、根茎类菜为主,茄果类菜为辅,且产量低。这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在夏秋旺季时供过于求,需要外销蔬菜,而在冬春淡季时却需要从区外购进蔬菜。 呼和浩特市也不例外,淡季时露地鲜食蔬菜产量低,供应明显不足,冬春季经常出现各类蔬菜供不应求的局面。蔬菜供应的季节性矛盾,正在演变为呼和浩特市蔬菜供需的核心矛盾,于是呼和浩特市决定大力投资建设蔬菜温室大棚。 1.3增加农民收入 呼和浩特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比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水平高,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畜牧业。2011年,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77元,比上年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为10038元,比上年增长14.7%。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民收入的2.9倍。农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占比54.7%,种植业占比24.2%,政策性收入占比4%,工资性收入占比17.1%。⑤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6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36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1095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8175元。⑥蔬菜大棚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2.蔬菜大棚工程的启动呼和浩特市政府在总结借鉴土默特左旗蔬菜大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蔬菜大棚,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2.1土默特左旗蔬菜基地良好示范作用的影响 2010年,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蔬菜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政府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投资建设蔬菜大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土默特左旗蔬菜基地是由绿康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

文档评论(0)

科研服务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科研服务:各项材料辅助指导、翻译润色、专利、数据统计分析、实验外包、课题申报,著作出版,硕博课题毕业指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